“轰隆”朱棣听到最后再也忍不住了,轰然一声,直接把御案给掀翻掉。
“逆子,畜牲,畜牲,逆子---”朱棣气的差点脑溢血,真的气疯了,他结结巴巴指着解缙,气到后面,话都说不出,身体都在发抖。
当年建文帝都下旨不要杀他,没想到朱高煦这畜牲,居然号召天下人杀他,反对他。
这招可比建文帝狠多了,他想再御驾亲征,可得防着被别人击杀。
“父皇息怒,高煦定是受了奸人的挑拨--”太子朱高炽赶紧下跪,还想替弟弟求情。
“你闭嘴,俺没有这样的逆子--”朱棣和当年建文帝一样,当廷宣布,将朱高煦从宗室除名,宣布为反贼,即刻发兵平叛,并让解缙写檄文,还说,一定要写的比朱高煦的要好,彰现朝廷的大义。(其实就是他朱棣的大义)
等朱棣怒不可竭的剔除了朱高煦宗室的名字,太子朱高炽再次跪出来哭道:“天下又起战火,百姓民不聊生。”
“父皇,高煦不就是想当太子吗,儿臣愿意让出太子之位,只要高煦愿意罢兵,还天下太平,给百姓安乐,儿臣什么都愿意让。”
“求父皇下旨,儿臣愿让出太子之位,呜呜呜---”
朝中诸多文武听的脸色大变,有人心想,你早不说晚不说,现在皇帝把朱高煦除名了,你再站出来说,这几个意思?
边上谭忠急道:“太子不可,汉王狼子野心,今天得了太子之位,明天就要想着皇帝之位,大明江山一旦落入汉王这种人手上,永无宁日啊。”
解缙、杨士奇等也纷纷道:“太子仁厚,社稷之福,汉王无德,当举兵讨之。”
朱棣当庭怒斥太子:“逆子要的不是太子之位,是皇帝之位,朕意已决,当举天下兵马而平之,谁再敢言和,斩--”
朱棣当时还信誓旦旦,谁敢言和就斩,很快他就后悔自己说这句话了。
当天朝议匆匆结束,朱棣召了少数几个人,决定征兵讨伐朱高煦的事宜。
散会之后,太子也匆匆回到东宫。
回去的路上,太子阴沉着脸,谁也看不出他的喜怒。
随行宦官袁忠小心翼翼的跟着,也不敢乱说话。
等到了东宫没多久,杨士奇、杨荣、胡俨这三个内阁大臣纷纷来到太子府上。
皇帝现在召集议事,都没这几个内阁的份,还是以前的那批心腹们为主。
不一会,谭忠也来到太子府上。
太子朱高炽忧心忡忡的看着诸臣,不停的叹气:“老百姓好不容易休息了几年,又要打起来。”
先把责任推到朱高煦身上再说。
杨士奇怒道:“汉王为了一已私利,非法起兵,必然没有好下场。”
杨荣也道:“朝廷占据大义,太子之位名正言顺,汉王逆天下人的心起兵,必遭天下人的反对。”
胡俨想了想,却道:“可是微臣却听说,很多地方不战而降,投降堪众?局面比靖难还要难看?”
“。。”大殿里几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