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实在是想不到朱高煦那边有啥人才,能写啥檄文的。
但关键时,这会他自己还没听呢。
解缙闻言,接过檄文,刚看了几眼,脸色微变。
这要换成其他文官,多半要提醒朱棣,陛下,还是不要念了吧。
可解缙是个S缺啊,他脑子一根筋的:“陛下,那微臣念了?”
“你大声念。”朱棣强笑道:“让大伙看看俺高煦能写点啥。”
解缙轻轻咳了几声,尽最大的声音,读了起来:“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儿举兵讨逆---”朱高煦一上来就先把朱棣大骂一通,骂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直接骂的朱棣脸都白了。
现场所有文武官员也是听的目瞪口呆。
虽然朱棣靖难时,和方孝孺也相互飚了几次檄文,但骂人的时候,还是比较含蓄的,符合儒家思想,不能太露骨,至少不会用粗弊不堪的语言。
可朱高煦不按常理出牌啊,凡是用来羞辱朱棣的词,能用则用,不能用的,也得想出来用。
先骂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接着就是栽赃嫁祸,朱棣在靖难中干过,没干过的事,全说了出来。
朱高煦每件事都有地点,时间,参与人名,写的煞有其事,不管是谁听起来都好像很逼真。
很多屠城的事,都推到死人头上,比如谭渊,张玉、孙亨等,说他们是奉了朱棣的命令,去屠城,杀了几万几千几百老百姓,精确到个位数,男的多少,女的多少,儿童多少,文官多少,北方人多少,四川人多少,山东人多少,精确到个位数,有板有眼。
朱棣当时听肝火大盛,差点吐血暴亡。
他要是现场直接气死,那朱高煦岂不是平白得了天下,做梦都要笑醒。
“够了,不要再念了。”解缙念到一半,边上的新宁伯,羽林卫指挥使谭忠再也不忍不住,站出来厉声喝斥。
但朱棣也不亏是雄才伟略,他气急而笑:“你给俺闭嘴,让他念,俺倒要听听,俺这不肖子,还能胡说八道什么--”
朱棣是气疯了,他自己也算不要脸的,今天才突然发现,儿子朱高煦不要脸起来,比他还堪。
但他已经叫解缙念了,不能半途而废啊,他忍住吐血的冲动,让解缙继续念。
解缙当然不客气,又念了起来。
后面开始说朱棣成功后,灭绝人性大杀天下学士,杀方孝孺,黄子澄,练子宁,杀了天下读书人脊梁,以后大明天下的读书人啊,只有溜须拍马,巅倒黑白的人才能活下来,有骨气,有文风的,都要被朱棣所杀。
读到这里时,解缙自己也脸色发红,朝廷里很多文官低着头一言不发。
接着朱高煦又提到,朱棣不止一次在私下和自己说,骨颜三卫,非我族内,其心必异,靖难成功后,将来要找个机会,把这三卫全给灭了。
刷,现场朱棣的脸当时就绿了,眼冒金星,牙齿咬的格格响。
最近这一两年,因为他还真这个意思。
朵颜三卫现在功成身退,但仗着功劳,每年向他要这样要那样,朱棣有点不爽,想找个机会,在征蒙古的时候,顺手把他们给灭了。
朱高煦这檄文有点长,估计是史上最长檄文,反正把能骂的能说的都说了,在檄文最后,朱高煦道,朱棣残无人道,又没文化,字识不了几个,看不起天下读书人,做事除了杀就是罚,无故把江南赋税又提高数倍,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他建议江南百姓奋起反抗,和京师交一样的税,还请天下人共诛之,谁杀了朱棣,赏银十万,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