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孔丘无言以对,赵无恤说的没错,他的确是鲁国为国事最尽力的一位大夫。然而,赵无恤做这些,从始至终是为了赵氏,为了他自己,孔丘的立场则站在鲁国,站在国君一边,而一山不容二虎,他们注定为敌。
于是他疲惫地说道:“既如此,那丘今日之行算是失败了,还望小司寇能让我回去。”
哪怕赵无恤和对待季孙肥一样,将他扔下船去,孔子也认了,子路会背负他泅水的,只要有子路在,孔子就能确信,自己绝不会受辱!
“夫子恐怕暂时回不去了。”赵无恤任由侍从为他披上甲胄,淡淡地说道。
子路大为警惕:“子泰,你莫不是要扣留夫子?”
“有子路这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士在,我岂敢如此,我之所以邀夫子登舟,又让他暂时勿回,是为了保全他。”
“保全?”孔子疑窦丛生。
“没错,箭矢无眼,三桓大军崩溃落败时肯定也是好大一个场面,我恐夫子有失,不如就留在船上,坐观其败,何如?”
“小司寇为何有如此自信……”孔丘看看对岸的军威,再回头看看这边的寥寥数千人,纵然深知鲁军内部存在巨大问题,但赵无恤主动渡河击敌,这是取死之道啊……
“有些事情,鲁国这边恐怕是不太清楚,其一,我在宋国大胜,非但没有损失惨重,反倒招募了不少宋人回来,汝等所见济水西岸那数千人,就是他们了。”
孔子闻言一惊,对岸是新卒,如此说来,赵无恤的主力何在?
“其二,我说过,战争早已开始,三桓的格局太小,目光太浅了,他们没有看到,战争不仅是在这济水之畔,不仅是鲁国内部,还有更加广阔的地域上。以为我与齐卫为敌,便会被三面包围?他们想错了,宋国新执政乐氏是我舅兄,他随时愿意让宋军来帮我守城;另一方面,晋国赵氏已经派遣大军抵达温县,邯郸氏更是在我父命令下开始报复卫国,他们包围了濮阳,让卫人不敢妄动,还能随时穿过卫国,进入西鲁。所以无论此战是胜是败,我敢保证,三桓绝不敢越济水半步!”
晋国赵氏终于能腾出手来干涉了?
孔子的心里又一次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捏住了,他说过的,他无数次对三桓说过的,要乘着宋国内战正酣时发难才行,可他们优柔寡断,拖到了现在。他还说过,乘着赵无恤归来时兵发郓城,或许也能达到目的,可现如今……
孔丘再看向子贡时,却见他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子贡登船时一直对他说小心,小心,难不成就是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