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原本耶律术者也卷入了耶律章奴之乱,但他侥幸脱身,还充当使臣来到高丽。这却是尝到榷城甜头的辽国,意欲与高丽也办一座榷城,最好能如同对夏一样,转卖宋国物产,好从中赚上一笔。

同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与高丽夹击声势越发浩大的女真人。

在耶律术者身后充任副使的,同样也是周铨的熟人,耶律大石。

“二位上国使节,觉得我国足球,尚有可观之处否?”对着耶律术者与耶律大石,王俣不敢怠慢,笑着问道。

“还好吧……”耶律术者并不是很喜欢足球,因为这玩意儿是周铨带到大辽的,一想到那个宋国少年使臣,他就觉得自己蒙受了羞辱。

“不知这些球手,若与贵国相对,胜负能有几何?”王俣又问道。

王氏高丽对于臣伏于辽国,一直是心怀不满,比起辽,他们更向往宋。

但辽国兵威,可比宋国的仁义要有威力得多,所以他们就算是与宋通使,也只敢自称为大辽属国。

只是暗地里,总难免有些比较之意。

“差得太远了。”不等耶律术者回应,他旁边的耶律大石就已经抢先开口。

“哦,不知贵国与大宋的球队,又是孰强孰弱?”

“这足球之戏,本是宋国顽童所创,乃是小伎耳!若是沉匿于其中,则玩物丧志,岂是大国所应倡者!我辽国引入足球之戏,聊充娱乐,如同歌伎伶人一般,何必去与宋人争此强弱胜负?孰强孰弱,由来只看兵甲,岂看足球之戏!”

耶律大石同样看周铨不顺眼,哪怕周铨提出的榷城盟约,确实给辽国带来了实在的好处,但在他心目中,周铨仍然将是大辽最危险的敌人。

甚至远比宋国那些所谓的名将世家更为危险!

他向来自诩君子,可看到连偏僻如高丽者,也在流行周铨所创的足球戏,便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就批了几句。

王俣听了一愣,他虽是中人之资,却不是傻瓜,“宋国顽童”之说,让他想起自己派出的使节曾经回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