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春七夏 巫山 2134 字 2022-10-21

徐清似笑非笑:“不是鸿门宴吧?”

“说什么呢。”

“没什么,那下次再约。”

“好。”

许小贺有心事,没多留意她的神色,自什么都没察觉,很快离去。

徐清转头回家等徐稚柳。

一直到半夜,徐稚柳才狼狈而归。徐大才子不是头一回走山路,幼年家贫时没有马车,徒步翻山越岭从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到了湖田窑,徐忠先给他配了辆驴车,待他开始掌事,才给他配一辆马车,偶外出办事也会在山里颠簸,只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头晕目眩,脾胃不适,一回到家他就躺到了沙发上。

徐清拿晕车药给他吃,给他贴上晕车贴,他缓了好一会儿,报出个地址:“白玉兰公馆。”

徐清觉得耳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徐稚柳提醒她:“十八号。”

她一拍脑门想了起来,十八号白玉兰公馆有一场私人拍卖会,之前她去找吴奕介绍翻译时,在鸣泉茶庄见过邀请函。邀请函上是一朵手绘的白玉兰,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神韵非凡,她印象很深。

但是,这和“货物”有什么关系?

徐稚柳说,皮卡后座装了七八只木箱。箱子份量很重,外面都用封条钉死了,从木头缝隙看进去,里面塞满了稻草,什么都看不见。

只从稻草里头隐约可见的青色竹条来看,他推测所谓货物,应该是一批古董。

清朝时景德镇陶瓷行业垄断的现象非常严重,任何一位想要采购瓷器的客商,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坯户、窑户还是红店,想要买瓷器,必须去瓷行。

瓷行垄断了整个瓷器销售链,客商告诉他们要买什么瓷器,却不能自己挑,瓷行会指派汇色行给客商挑瓷器,瓷行再根据成色定价,然后找来茭草行包装。这就是为什么湖田窑、安庆窑这样的大户需要跟八十行当打交道的原因,每行都有每行的规矩和办事流程,茭草行也不外如是。

茭草就是用竹篾和稻草将瓷器进行包扎,主要由两个技术好的人同时进行,称为上下手。上手跨马坐在长凳上,将叠好的瓷器形成瓷柱子放好,然后按照特殊翻转法,垫草衣和给草结头打扭,继而交给下手扎篾。

篾要扎好几次,其中讲究很多,最后一次扎篾是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上等瓷和下等瓷。

徐稚柳后来看过资料,民国19年时,景德镇尚存茭草行还有140多户,工人2000多,后来生产力大爆发,一些旧条就被废除了,到如今还晓得用稻草和竹条来进行结扎的大多是老手,且一般用于古董器物。

景德镇要说最多的,那肯定是瓷器无疑,所以,徐稚柳几乎第一时间断定木头箱里装的是古董瓷,这批古董瓷最后到达的地方是白玉兰公馆。

公馆外设了关卡,安保严格,进出车辆都要进行红外检测。他本想随车一起进去探查情况,结果一靠近,红外检测仪就滴滴响个不停,为此惊动了整座公馆的保安,将皮卡团团包围。

他无可奈何,只好先行下车。原打算等保安下班再伺机潜入,不想公馆实行交班制,他一直等到凌晨,仍没有找到任何机会,只能无功而返。

徐清听完之后沉默了很久。

徐稚柳留她一个人想事情,去厨房拿晚餐,是两客牛排。中午有许小贺在,他不方便使用餐具,现在好了,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他可以尽情地享用美食的快乐。过去那些年他几乎没什么口腹之欲,哪怕想念家乡的风味和母亲的手艺,很多时候忍一忍就能挺过去,可小梁不一样,他似乎生活在一个贫困又很温馨的家庭,即便到了安庆窑,也常能在市井挖掘到好吃的餐食。

有一次他生病,小梁带他走街串巷,发现许多他原先并未留意的小馆子,里面美味十足,譬如酱烧肘子、八宝鸭、驴打滚、艾窝窝,爆羊头,每一样都很合他心意。

徐清偶尔也会打包好吃的回来,现代的便利让他尝到了有别于清朝时更多的味道和更新奇的烹饪方式,那些味道或辛辣刺激,或香甜软糯,无限包容着他挑剔的味蕾,却让他常常陷入一种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