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我这还得筹措抚恤银两,弄不好还得向我家夫人暂借,唉,伤亡太大了。”赵烈额头冒汗,很是狼狈。

“为国分忧嘛,赵大人此举定会简在帝心。”高起潜笑着打着哈哈,三十万两银子当然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最起码这些平叛军兵的开拔费用和奖赏的银子都有了,此外卫所的粮饷也可以发放一些,登莱只要军兵不乱就好说。

两人心中暗乐,赵烈也是心中爽快,他是打算用五十万两银子砸到这个职位的,如果有了这个职位,日后谁人可制。

第390章 激烈争执

“赵大人,你看什么时候将钱粮运抵此处,一众军兵和百姓都是嗷嗷待哺,事关多少人的性命。”朱大典一脸的正气凛然,摆明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上官。

“大人,赵烈先将十万两银子交于两位大人处置。”赵烈拱手道:“至于剩余的银两,咳咳,还是等到朝廷的旨意颁布之后不迟。”

不见兔子不撒鹰,赵烈没看到实职前绝对不会将所有的银两奉上。

“那就太迟了,各处军兵的粮饷奖赏还有百姓的接济,等不及了。”朱大典摇头道。

“赵某不是信不过两位大人,只是信不过内阁诸公,只怕到时两手空空。”赵烈也是大摇其头。

“赵大人乃是登莱人士,就看到如此众多的百姓忍饥挨饿,你心中何忍。”高起潜忍不住讥讽了一句,你不是一向标榜自家是世居登莱,还讲什么不忍离开家乡,沽名钓誉之徒。

“我赵家自大难突至就开始在靖海卫和石岛布施米粥、衣物,从天启年间到今日始,我赵家在登莱活人无数,此登莱人尽皆知!”

赵烈冷眼看着高起潜,心道,我等活人无数时,你在干些什么勾心斗角的狗屁勾当,还在此处人五人六。

“倒是众多百姓缴纳赋税供养官员军兵,大难来时竟然保全他们身家性命的一个全无,平叛后朝廷竟然拿不出赈济的米粮,呵呵,不知道朝廷诸公于心何忍。”

一句话让高起潜的脸上一白,转又涨红,“你。”

“两位大人休要争执。”朱大典急忙拦阻,心中大骂高起潜,你特么搞清楚,这是谁有求于谁,当真酿成民乱军变,你我如何了局。

“赵大人,只要你将钱粮用于登莱善后,本官想来内阁诸公和天子定然不会置之不理,褒功的旨意定然尽快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