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李明峪也同属下的小吏们在官署宴饮,到今日为止,官署将可以收购的粮食收购完毕,共收上来近十万石的白番薯,其他的还有数千石的玉米,这样将会为石岛节省数万两银子,毕竟番薯可是比杂粮都便宜不少,数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因此,李明峪做主宴请忙碌了近月的各位下属。

在李明峪手下办差很简单,是否尽心尽力的完成各自职责,没有其他官署龌龊事情,一众下属倒也舒心,酒席上多敬了几杯,李明峪也是高兴多饮了几杯,他是真高兴,治下之民富庶安泰就是当年他出仕时所求,如今实现了,岂能不高兴。

饭后微醺的李明峪回返内宅,如今夫人也来到石岛照拂他的生活起居,此时夫人钱氏正同女儿李霖叙话,见到脸面通红的李明峪回返,急忙吩咐侍女上茶,亲自帮李明峪宽衣。

“老爷年纪不轻了,日后不可多饮。”钱氏邹眉说道。

“无妨,夫人,一年就此一遭,丰年啊,大喜。”李明峪微摇折扇,笑着说道。

“母亲,今日父亲高兴,就此一遭嘛。”李霖为父亲说情。

钱氏长叹一声,她当然明白夫君的心情,不过,李明峪不善饮酒,她当然为其担心。

“只是不知道小赵大人在哪里,是否知晓这个消息。”李霖邹眉说道。

“当然知晓,小赵大人的快船经常来往石岛,不日小赵大人就会知晓。”李明峪轻摇折扇,“为父如今也没看清小赵大人,年纪轻轻,武夫出身,却既能战阵杀奴、又善内政,眼光长远,奇才啊,老赵大人是后继有人啊。”

“怎么,父亲想起我那两个哥哥来了?”李霖最是明白父亲心意。

“唉,你两个兄长四书五经通读的尚可,只是庶务不通,前景有限,我意让他们到此地看看,涨涨眼界。”李明峪询问的看向李霖。

“好啊,父亲不是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哥二哥就是应当来此看看,同其他地方比较一下,也是多加历练。”李霖赞成道。

“嗯,如此明日为父派人回老家护卫他们来此,唉,如今大明地界流民四起,想为父当年求学时何曾如此草木皆兵,大明今不如昔啊。”李明峪长叹一声。

“父亲,不如此不能体现小赵大人的本领,如今就看小赵大人是否另辟蹊径了。”李霖宽慰父亲。

钱氏担忧的看看李霖,又看看毫无察觉的李明峪,心中暗骂糊涂,女儿如此明显的迹象也未察觉,真是糊涂。

第二日一早,李明峪在老妻的服侍下吃早饭,年纪大了,还是愿意吃稀软的,喝点小粥,吃点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