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秋生家建房快要结束时,已经忙活了一个多月了,今天李秋生家就会封顶了,大伙都是干劲十足,天就快亮了,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了,毕竟忙了多半年了。
晚上,李秋生家铺开了席面,几家人凑到一起好好大吃了一顿,青鱼炖豆腐,猪肉炖粉条,炒番薯,凉拌番薯,玉米饭大盆呈上来,小烧酒管够,大伙气氛热烈,推杯换盏,连婆娘都倒了一碗小烧相陪。
“今年又是一个丰年,今日在邻居们帮衬下李家建起了新房,俺老李在这里谢谢大家伙了。”李秋生感慨万千的举碗说道。
几人相续碰了碗喝了一口,吃了几口菜。
“那是,以往连吃食都不够,哪有银钱建房啊,只要不漏就凑合住,漏雨补补就是了。”一喝就脸红的郭老三砸吧嘴说道。
“就是,前日我家婆娘给临近的中千户所娘家弟弟送去了五石番薯,他们那里还是以前咱们过的日子,一年得断顿三四个月,用野菜米汤吊着,我家婆娘这次送去,可是被她兄弟众星捧月般伺候,她兄弟还说什么时候他们也摊上象赵大人这样的好官。”胡云感慨道。
“可是,以往咱们过的什么日子,现下是什么日子,这都是赵大人功劳,不收税,还分田地,给种子,赵大人就是老天送来帮助我等穷人的。”李秋生兴奋的满脸通红说道。
众人纷纷附和。
“俺们两口子从盖州卫逃到东江,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在路上病饿死了,就剩我们两人在东江乞讨过活,如果不是赵大人将我等运来此地,分田分地,我们恐怕早就死在东江了,这不,婆娘又有了,这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去年新到来的三十来岁的辽民韩六流泪说道。他们家就两口人,就没必要建新房了,是村里唯一不建新房的人家,今年就是给各家帮忙。
“看看,不怪石岛的辽民都称颂赵大人,杀鞑子、救辽民、分田亩,咱们千户所的人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能有赵大人这样的上官。”郭老三红着眼吼道。
“我等为赵大人升官发财,百事百顺干一碗。”胡云提议道。
几人轰然饮胜。
“嗯,不对啊,赵大人升官发财要是走了,俺们怎么办?”郭老三后反劲地说道。
一时众人无声,这确实是个问题啊,大家不约而同的画魂。
“呸呸,权当俺胡说。”胡云扇了自己一下。
不过,气氛可是怎么也回不去了。酒席最后草草收场,众人心中一片狐疑,赵大人可是别突然走了,这好日子才刚开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