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613 字 2022-10-20

按照美国海军部的计划,第二批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将全部编入太平洋舰队,其中四艘编入第三舰队,由哈尔西直接指挥,另外四艘则编入第五舰队,由斯普鲁恩斯指挥。因此,斯普鲁恩斯要亲自前往造船厂接收四艘战列舰,并且在诺福克海军基地重组第51舰队。

接受新战舰与重组舰队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为了尽量获得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斯普鲁恩斯还得想法设法的与第三舰队竞争,并且挖大西洋舰队的墙角。最重要的是,他得去海军学院招募人才,并且给这些新服役的军官安排具体的岗位。

一直忙到五月底,也就在“肯塔基”号完工前不久,斯普鲁恩斯才忙完了这些事情。

接下来的训练工作更是麻烦,很多新兵都缺乏经验。即便在战舰建造过程中,重要岗位上的官兵都到船厂报道,参加了建造工作,并且在建造中熟悉了自己的岗位,可是这些工作顶替不了必要的训练,也代替不了实战经验。

最终,尼米兹答应了斯普鲁恩斯的请求,让第51舰队前往关塔那摩,将返回太平洋舰队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半月。结果,斯普鲁恩斯错过了回到太平洋战场的机会。

六月初,斯普鲁恩斯刚率领第51舰队到达关塔那摩就收到了海军部长金上将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返回诺福克,商讨作战计划。

直到此时,斯普鲁恩斯才知道,白佑彬来到了第四舰队,而且是第四舰队的司令官。

金上将将斯普鲁恩斯找回来的原因也很简单:斯普鲁恩斯是美国海军中与白佑彬交手最多的舰队指挥官,也是能力最出众的指挥官之一。现在,帝国海军准备在北大西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美国海军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尽全力确保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显然,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任务。

在协约国集团的战略任务划分中,北大西洋制海权是英国海军的职责,而不是美国海军的职责。为了确保北大西洋航线的安全,美国海军已经在北大西洋上投入了不少的兵力,出了很大的力气。现在英国海军自己搞不定,就只能向美国求援。

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白佑彬率领的第四舰队,还有顽固保守的英国同行。

似乎为了印证他的判断,在斯普鲁恩斯离开诺福克,还没有回到关塔那摩的时候,美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就为联合作战的指挥权发生了严重争执。按照金上将的意思,美国海军出动了四艘极为强大的快速战列舰,而英国海军最多只能提供四艘条约型战列舰,以及二艘“四不像”的快速战列舰,所以应该由美国海军掌握指挥权。英国海军则坚持按照美英两国的相关协议来决定指挥权,因为在这份双边协议中,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都由英国海军全权指挥。美国海军派往北大西洋执行护航任务的战舰都是由英国海军指挥与调动的。那么,美国海军的作战舰队也应该听从英国海军的调动与指挥。

最后,在总统出面的情况下,金上将只能让步。

显然,斯普鲁恩斯觉得这样的安排并不合理。英国海军与明帝国海军的交手次数并不多,而且都是失败的一方。另外,英国海军中,除了正在太平洋上指挥其太平洋舰队的蒂里特上将,以及刚刚返回机动舰队的坎宁安上将之外,还没有一个活着的将领有与白佑彬交手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