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调蒂里特回来并不现实,别说太平洋舰队需要一名经验丰富,且具有战略眼光的指挥官,就算有人可以顶替蒂里特,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其返回英国。
此时,能够担起重任的就只有安德鲁·坎宁安了。
收到命令之后,坎宁安立即赶赴扑茨茅斯,接管了机动舰队。
因为四艘“狮”级战列舰要到六月份才能建成服役,形成战斗力至少要到十月份,所以庞德爵士(英国海军部部长)能够派给坎宁安的就只有二艘“前卫”级战列舰,以及六艘轻巡洋舰,八艘驱逐舰。
可以说,这已经是当时英国海军能够调动的全部机动兵力了。
随着白佑彬到达直布罗陀,正式成为第四舰队司令官,英国情报部门断定,帝国海军会在近期采取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主要目的是阻止协约国反攻欧洲大陆,破坏协约国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
英国情报部门的判断非常准确,而且其谍报人员还从德国获得了相关的证据。
针对这一情况,坎宁安提出了“避敌锋芒”的策略。虽然“约翰牛”对此非常不满,但是庞德爵士却坚决支持坎宁安,并且帮坎宁安顶住了来自唐宁街十号的压力,让坎宁安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来策划作战行动。
即便在没有足够情报的情况下,坎宁安也做出了相对正确的推断。
帝国海军增强第四舰队,并且派遣其最有才华的舰队指挥官来指挥第四舰队,除了要在大西洋上大干一场之外,肯定会设法干掉萨摩维尔指挥的大西洋舰队,为第四舰队打通自由进出大西洋的航道,并且迫使英国海军从本土舰队抽调兵力去加强大西洋舰队,从而让德国海军能够自由活动。
另外,白佑彬来到第四舰队的时间也说明了问题。
只要四艘“狮”级战列舰服役,英国海军就有足够的能力加强大西洋舰队的兵力,到时候甚至有可能在大西洋舰队部署六艘快速战列舰,再加上六艘老式战列舰,第四舰队要想突破大西洋舰队的封锁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据此,坎宁安断定,对手会在六月份之前采取行动。
随后,英国情报部门证实了坎宁安的判断。
只是,在判断第四舰队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来打破大西洋上的战略局面时,坎宁安与前搭档萨摩维尔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萨摩维尔看来,即便第四舰队获得了四艘快速战列舰,在没有得到更多增援的情况下,仍然难以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如此一来,敌人只会继续加强北大西洋上的破交行动,从战略上打击英国的战争实力,从而迫使英国放弃反攻欧洲大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