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强西北方向上的搜索。”一边说着,白佑彬一边走到了海图桌旁,“另外,向西南,还有东北方向上各派遣二艘驱逐舰,让其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争取尽快到达搜索海域。坎宁安肯定在战场上,而且躲在某个地方,正等着我们出现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逼他出来决战!”
“这样的话,我们得尽快赶过去支援第41舰队。”
朝于右任看了一眼后,白佑彬笑着点了点头。“重新设定航线,航速提高到二十四节。暂时……暂时不要联系第41舰队,等我们到达战场之后,再给钟长生发电报。现在,让他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坚持一阵,免得敌人起疑心!”
第十三章 败将言勇
在“前卫”号上坐镇指挥的正是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
“巴拿马湾海战”中,坎宁安侥幸逃脱一劫,狼狈的回到了英国。虽然从根本上讲,他没有犯指挥上的错误,败在第一舰队的手里,多半是因为实力不济,以及欧洲联合舰队的协作不到位,还有美国舰队提前离开。但是失败总有原因,而且关系到了协约国内部的团结问题,就得有人出来背黑锅。
自由法国舰队的指挥官,还有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都已在战斗中阵亡,能够出来背黑锅的只有坎宁安了。
离开英国海军之后,坎宁安回到了家乡爱尔兰,并且在此期间写了他的第一本传记。
在这本书中,坎宁安着重阐述了现代海战中的各种新式战术,特别是在雷达对海战战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且强调了雷达,以及远距离交战的观点。可以说,坎宁安是第一个改变观点,认为远距离交战已经取代近战,成为了主要海战方式的英国海军高级将领之一。只是,当时坎宁安已经不是现役海军将领,其言论没有得到多少人的重视。
按照英国海军的传统,年近六十的坎宁安在卸职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海军了。
可以说,终结坎宁安海军生涯的正是帝国海军“小将”白佑彬。如果没有“巴拿马湾海战”的惨败,坎宁安肯定会成为英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再次改变坎宁安命运的仍然是白佑彬。
就在同盟国第二次首脑会议之后,英国海军收到了确切情报:白佑彬到了第四舰队。
此时,别说英国海军的将领,就连英国首相都不敢小看这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帝国海军少将。英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到拦截,“声望”号与“虎”号战列巡洋舰战沉,更让英国海军将白佑彬当作了“头号对手”。
可问题是,当时与白佑彬交过手,还活着的将领只有二个。
一个是正在惠灵顿指挥太平洋舰队的雷金纳德·蒂里特上将。此人可以说是英国海军最有名的战术专家,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就指挥哈里奇舰队打了几次漂亮的海战,挫败了德国海军的几次战略突围行动。只是,因为要掩护英吉利海峡,使其指挥的哈里奇舰队错过了“日德兰海战”。
另外一个就是在爱尔兰赋闲的坎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