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海军要的是一种先进的舰体,而不是超前的战舰。
与汽车底盘一样,舰体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战舰的基本性能。而在同一舰体上设计的战舰,不管上层建筑有多大的差别,其基本性能都比较接近。任何战舰都一样,舰体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总体设计时,武汉造船厂的工程师把重点全部放在了舰体上。
也正是因为武汉造船厂设计的舰体比其他三家造船厂设计的都要先进,而且可靠得多,所以才能更好的满足帝国海军的要求,并且成功拿到帝国海军的订单。
当时,风级驱逐舰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了。为了不让船台空着,帝国海军不得不向这几家造船厂订购袭击舰,并且把提供给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舰的建造工作都交给了这几家造船厂,后来还安排这几家造船厂参与了辅助战舰的建造工作。可是,这些战舰迟早都会建成,而且帝国海军各舰队都需要更多的驱逐舰。
细节设计工作从七十二年(40年)年底就全面铺开了。到七十三年(41年)六月,细节设计刚刚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帝国海军就迫不及待的向当时具备建造驱逐舰的十家造船厂下达了第一批六十艘的订单。同时,帝国海军将该级驱逐舰命名为“花”级。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3930吨,满载排水量:4854吨;总长:124米,型宽:135米,吃水:46米;定员:376人。
锅炉:4台七十三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七十三年型蒸汽轮机,功率:8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6节,续航力:4500海里14节。
主炮:8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4x2),鱼类: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表面上看,花级不比风级强多少,实际上却绝对不一样。
花级的战场生存能力比风级强得多,大战期间,很多花级在挨了巡洋舰的炮轰之后,都能拖着伤残的舰体返回港口,并且在修好之后再次返回了战场。另外,在帝国海军就记录的战斗中,至少有七艘花级驱逐舰在挨了鱼雷之后挣扎着返回了港口或者锚泊地,避免了战沉的噩运。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风级的结局肯定不一样。
这就是花级“大船装小炮”带来的好处,其强大的生存能力连敌人都感到惊讶。
随着第一批花级的前十艘投入战斗,帝国海军立即认识到,武汉造船厂设计出了一种极为强大的驱逐舰。如此一来,帝国海军更不会放弃这种优秀的战舰。
七十四年(42年)五月,帝国海军一方面要求十家造船厂加快建造速度,另外拿出了一百五万金元,让武汉造船厂针对第一批花级驱逐舰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设计,以进一步提高花级驱逐舰的战斗力。
当年年底,帝国海军就下达了第二批六十艘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