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472 字 2022-10-20

当然,从实战表现来看,皇帝级的性能在第一代快速战列舰中绝对算得上是翘楚。而且实战也证明,皇帝级的装甲防护能力足以抵挡所有“老式”战列舰主炮发射的穿甲弹,而且对付美国海军十六英寸标准穿甲弹也不是很费力。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皇帝级的出现,将战列舰带入了“快速时代”。

舰队先锋——果敢号战列巡洋舰

因为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很难执行需要速度的任务,更难以在大洋上对付敌人的巡洋舰,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国海军就提出发展一种速度快,火力猛,能够轻易干掉敌人的巡洋舰,又不被敌人的战列舰追上的大型战舰。战列巡洋舰就此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列巡洋舰先扬后抑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而且让各国对发展战列巡洋舰的态度发生了几乎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实际上,问题并不在战列巡洋舰的身上,而是在舰队指挥官的身上。

因为战列巡洋舰在设计的时候就不要求参加舰队决战,其任务就是对付敌人的巡洋舰,而不是敌人的战列舰,所以战列巡洋舰不应该投入舰队决战。相反,实战中,几乎任何一个舰队司令官都将战列巡洋舰当作主力舰看待,而且都将其用于舰队决战。显然,在战列舰的重炮面前,战列巡洋舰那点薄弱的装甲根本起不了任何防御效果,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疯狂造舰竞赛,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放松对主力舰的建造工作。战列巡洋舰作为主力舰,其建造工作自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国海军前后工建造了六级战列巡洋舰,却只有一艘在战后保留了下来,这也足以说明帝国海军对待战列巡洋舰的态度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被保留下来的,正是最后建造的“果敢”号。

果敢号在设计的时候,战列巡洋舰防御薄弱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而且得到了帝国海军的高度重视。当时,帝国海军甚至几次想将果敢号改建为战列舰,只是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仍然将其按照战列巡洋舰的标准完成了建造。

只是,比起之前的五级战列巡洋舰,果敢号的防护性能提高了不少。

当地,帝国海军就要求,果敢号的装甲至少能够挡住巡洋舰主炮的轰击。也就是说,在任何距离上都能承受155毫米穿甲弹的打击。另外,在遭到十四英寸穿甲弹打击之后,要保证不迅速沉没,并且有足够的动力撤离战场。

如此一来,果敢号的设计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说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即要果敢号保持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又要扛住十四英寸穿甲弹的打击,确实有点难为船舶设计师。

最终,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只能将南海级的一些设计应用到果敢号上,即隔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