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438 字 2022-10-20

当然,一切还得靠新式战列舰。

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一边进行自我调整,一边启动了新式战列舰的研制计划。

这就是在太平洋级战列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江级战列舰。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在更先进的麒麟级基础上开发新的战列舰?

当时,麒麟级的设计思想很有后来皇帝级等快速战列舰的影子,即在保证战列舰的防护与火力的情况下,使战列舰达到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从而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能力,以及更为强大的适应能力。

问题是,麒麟级的很的指标都是超前的。

不说别的,以当时的动力技术水平,如果要让战列舰达到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就必须放弃防护,或者放弃火力,不可能做到三者兼顾,更难以建造出如同皇帝级这样的快速战列舰。

这样一来,如果长江级以麒麟级为蓝本进行设计的话,一是设计工作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是建造成本将远远超过海军的预算,三是建造进度很有可能被拖延好几年,四是最终很有可能在无法获得预订设备的情况下选择性能差的设备。如此一来,也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快速战列舰,反而会弄个四不像出来。

显然,帝国海军以太平洋级战列舰为蓝本设计长江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问题是,战后帝国迅速陷入经济衰退之中,大环境决定,海军不可能像战前与战争期间那样,想造什么就造什么。

结果,一直拖到五十四年(公元1922年),长江级的建造计划才批准了下来。

同年八月“长江”号与“黄河”号分别在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开工。

当然,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是步履蹒跚。其船台工期长达二十一个月!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即便是建造难度最大的南海级,其船台周期也只有十一个月!

漫长的建造周期也让工程师对细节设计一改再改,并且陆续采用了很多新设备。

另外,两舰下水之后,其舾装周期也长达十六个月。这也创造了新的记录,同时也为造船厂在舾装中采用新设备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