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的标准,在其他方面,江南造船厂几乎将崇明岛级打造成了一种“完美”的战列舰。
标准排水量:25000吨,满载排水量:29400吨;总长:1754米,型宽:29米,吃水:91米;定员:1182人。
锅炉:8台四十七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四十七年型蒸汽轮机,功率:49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24节,续航力10500海里10节。
主炮:12门四十五年型350毫米l50型舰炮(4x3),副炮:12门四十七年型150毫米l47型舰炮(4x3),速射炮:12门四十七年型100毫米l50型舰炮。
主装甲带:200-350毫米,装甲隔舱200-350毫米,甲板:75+85毫米,炮塔:150-450毫米,炮座:350毫米,司令塔:200-450毫米。
毫无疑问,崇明岛级的各项性能基本上都超过了美国同期建造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防护方面远远超过了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复仇级战列舰,火力投送能力也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另外,崇明岛级还是帝国海军第一种采用炮塔副炮的战列舰。在后来的实战中证明,安装在炮塔内的副炮比炮墩副炮的作战效率高得多,这一设计也成为了后来帝国战列舰的标准设计。
毫无疑问,帝国的工程师将崇明岛级25000吨的排水量发挥到了极限。
可以说,在同等排水量的战列舰中,没有一种的战斗力超过了崇明岛级。即便是比崇明岛级多了6400吨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也最多与崇明岛级打个平手。
遗憾的是,崇明岛级的建造周期比海军规定的多了接近半年,结果错过了好几场关键的海战。在其完成训练之后,只来得及参加“爪哇海战”。
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崇明岛级错过了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
因为舰队司令官的错误指挥,三艘被编在一起的崇明岛级战列舰没能赶上最重要的决战,只是在战斗结束之后到达,并且担负了断后的任务。
也正是如此,当时协约国舰队才放弃了追击帝国舰队的行动。
要知道,当时协约国舰队里,还真没有几艘战列舰拥有与崇明岛级对抗的实力与信心。
战后,三艘崇明岛级都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可惜,海军为了节约经费,没有像改进五岳级一样,为崇明岛级换装新的主炮。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三艘崇明岛级战列舰都陆续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