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81 字 2022-10-20

按照海军的防护能力要求,任何一级战列舰都必须在规定的“避弹区”内抵挡住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

因为35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比30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提高了近一倍,所以要达到海军的防护要求,装甲防护能力就必须大幅度提高。

这是困扰设计师的另外一个难题,毕竟装甲太厚的话,只能导致战舰超重。

经过反复论证与实验,设计师采用了一个极为大胆,也极为有创意的设计。将战舰的燃油舱安置在两舷,并且用里外两层装甲板来加强舰体的防护。这种设计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是减少了燃油舱占用舰体的空间,毕竟两舷装甲板之间的空间也没有别的用途。二是加强了防护能力,颇有后来“复合装甲”的味道。三是扩大了“可牺牲区”的范围,从而变向提高了防护能力。

当然,严格的说,这种设计并不新颖。以往,就有战列舰将煤舱设计在两舷。

后来,经过测试,昆仑山级战列舰主装甲带的厚度在比五岳级增厚20毫米的情况下,完全能够达到海军的防护要求。

因为燃油锅炉的输出功率更高,所以昆仑山级的排水量在比五岳级增加了1500吨的情况下,速度仍然超过了20节,其在测试时,通过动力系统短时间超载运行,甚至跑出了接近21节的最高速度。

最终完成建造时,昆仑山级战列舰的性能指标如下:

标准排水量:19500吨;满载排水量:22300吨。总长:1644米;型宽:275米;吃水:82米;定员:975人。

动力:8台四十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四十一年型蒸汽轮机;功率:285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20节;续航力:8500海里10节。

主炮:10门四十一年型350毫米l40型舰炮(5x2);副炮:16门三十年型150毫米l50型舰炮;速射炮:12门三十二年型80毫米l55型舰炮。

主装甲带:230-300毫米;甲板:55-85毫米;炮塔:120-320毫米;炮座:300毫米;司令塔:120-320毫米。

相对于几乎同时开工的英国“白羊座”级战列舰,昆仑山级无论在火力,防护方面都大大领先,只是速度略慢。另外比起美国海军同期建造的“怀俄明”级战列舰,更是全面领先,即便比晚两年开工的“纽约”级也毫不落后。

也正是从昆仑山级开始,后面装备有超过12英寸(300毫米)主炮的战舰被称为“超无畏舰”。

当然,昆仑山级的设计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比如,只有一根烟囱的设计,使得战舰的排烟系统非常脆弱,在后来的实战中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之后,就变得非常严重了。如果仅有的一根烟囱被毁,不但锅炉产生的有毒烟雾排不出去,动力系统也难以正常运转,结果是非常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