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勃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但同时心里暗暗叹气,这个任务可不简单。齐王不吃几次亏是不会记住这个教训的!至于小人,朝堂的小人实在太多了。看来自己有必要拉拢一批人。换做以前,貂勃自然不屑。但随着田单的离去,为了抗衡这群奸佞,貂勃不得不要拉帮结派了,哪怕是乌合之众,也好过自己单打独斗!

田单继续说道:“齐国北临燕国,西靠赵、魏,南临楚国。我们侵占了楚国的淮泗之地,断无修好的可能,鲁国也是新定,因此对待南面决不可松懈。北面的燕国更是我们齐国的世仇,这些年,燕国专心经略辽东,看似对中原没有半分兴趣,我却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上大夫以后辅佐王上,要加强和燕国的走动,省得他们搞一些小动作。至于赵国更是我们的大敌,绝不是我们齐国眼下可以对付的,切记切记!”

“单听闻,国虽大,好战必亡!燕、赵、楚三国,皆是与我齐国有隙!在单看来,最好的计策莫过于联魏以制楚,连韩以制赵,至于燕国,数年之内不宜开战。燕国不伐我,我们也绝不伐燕!待五年后,视时局而动!切不可轻启刀兵,否则悔之晚矣!”

第七章 燕国之谋

公元前268年十月,齐国丞相田单再次“因病”上书请辞,这一次齐王没有再拒绝,而是赐千金,赏东海万亩良田,供田单“养病”之所需。一番感人泪下的依依惜别后,田单辞别了临淄,直往东海而去。

少了田单的约束,齐王如同笼鸟入林,鱼跃深海,开始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治理国家。一系列旨意颁布下来,倒也中规中矩。这倒让貂勃的心里稍微安稳了下。虽然齐王喜欢用一些小人来制衡朝中大臣,但原则性的大是大非上,还是拿捏地准的。

田单一走,丞相的位置自然就空缺了下来。许多大臣以为貂勃是最有希望接任的。一者,貂勃素来受齐王倚重;二者,貂勃的威望无可比拟,毕竟是最早追随齐王的功臣。哪料到,齐王却是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任命上大夫后胜为丞相。

上大夫后胜是何人?乃是王后的弟弟。其人素来没有什么大才,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些许口舌之利。丞相的位置何其重要,齐王居然推出了外戚执政,实在让人费解。众人哪里知道,齐王担心的就是一个贤明的丞相处处掣肘。后胜是自家人,对自己又是言听计从,这是其一。没有大才,爱惜性命,自己不用担心他谋反,这是其二。威望不足,位置不稳,需要自己扶持才能坐稳,自己可以随时罢免,这是其三。齐王就是看中了这三点才任命后胜为相。

齐王也清楚,哪怕自己不任命后胜为相,等太子继位,一样会封后胜为相。与其这样,不如早一步调教调教后胜,树立他的威望,如此,也能让他成为太子将来的一个助力!

接到田单罢相的消息,燕国最是开心。回忆往昔,如果不是田单坏了燕国的大计,齐国早就不复存在了。一个矗立在山东的燕国将游刃有余地争霸中原,与赵国争雄,而不是像现在,因为忌惮赵国而不敢南下经略齐国。

但现在,机会来了,齐国自断一臂,又刚刚新败给赵国,这个时候不欺负下齐国,简直对不起自己!

燕王兴冲冲地将丞相将渠、长大夫剧辛、中大夫栗腹、亚卿荣蚠、昌国君乐间等一干重臣召集起来,商讨伐齐的可能。

听到燕王有意伐齐,昌国君乐间当即站了起来,说道:“王上,齐国虽然新败,但亦有三十万大军。王上说要伐齐,臣不知王上要达成什么目标,是取三五城即可,还是要攻破临淄,灭亡齐国,还请王上示下。”

燕国叹了口气,说道:“寡人自然知道,单凭我燕国的实力,决计难以攻克临淄,灭亡齐国。这次伐齐,自然是尽可能多地攻占齐地。至于攻占多少,量力而行。亚卿领兵多年,相比知晓分毫。”

亚卿荣蚠出列道:“若是齐国不备,又有五万大军在手,臣有把握攻到麦丘。若是齐国已有防备,臣以为攻克饶安即可。不过,麦丘南下百余里即是济水,齐国若是得知麦丘失守,一定举大兵反扑。”

群臣皆是点头不已,临淄距离麦丘只有两百多里,燕国的势力一旦拓展到麦丘,齐国必定将其视为心头大患。燕国即使想要守住麦丘的话,代价也一定不菲。相对来说,攻克饶安对齐国的刺激反而不会那么大,值得燕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