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中,一阵脚步声成为打破僵局的契机。只见海德里希稳步从休息室走来,几乎整个宴会厅的目光霎时间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赫斯的脸色愈发难看。
罗根知道,也相信,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副元首会主导这样一场鲁莽的刺杀行动,但现在主动权可是掌握在希姆莱一方了——海德里希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和得力干将,只要希姆莱登顶,他必然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人们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金发恶魔”改变阵营。
虽然从休息室走来只消一分钟时间,海德里希这样精明的人物足以观察到这里不同寻常的气氛,根本无需希姆莱做出暗示,他大声说道:“刺客招供了,是副元首策划了这次刺杀行动!”
宴会厅中顿时一片哗然。
当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从海德里希身上转到柱子般矗立在原地的赫斯时,罗根却紧盯着希姆莱。只见这个刚才一直背朝海德里希、正面对着赫斯的党卫队总指挥,这时候终于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一种胜券在握的表情。
“且慢!”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突然高声说道,“我们不能够单凭刺客的供认就将罪责推给某个人,我觉得至少应该成立一个由各方参与、能够确保公平公正的委员会来认定此事。在此期间,我个人建议对外不公布元首的死讯,直到我们在前线的军队结束这次攻势并且将战线稳定下来!”
“我赞同这个做法!”能够代表整个海军说话的雷德尔一表态,原本已经坠入深渊的赫斯立即回到了人间,而希姆莱显然对这个决定非常不满,他冷冷地问道:“那这段时间谁来掌管军队的指挥权?”
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凯特尔的尴尬表情。名义上,最高统帅部是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机构,凯特尔是这个机构的实际执行者,可他的实际权力远不及军种司令。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是阿道夫·希特勒“自作孽”——按照成立最高统帅部的初衷,这应该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指挥机构,但它实际上只是元首的私人军事顾问团和传声筒。尤其是从挪威战役开始,元首开始愈发频繁地越过统帅部向军种司令下达命令,而三军司令也乐于越过统帅部向元首呈报作战方案,有些时候,元首又授意最高统帅部越过军种司令向集团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到后来干脆由他自己直接向战场指挥官下达命令,如此种种导致德军的指挥体系完全脱离了传统优势。在没有元首指令的情况下,统帅部根本差遣不动军种司令,而三军司令也从不买他们的账。
勃劳希奇表态之前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些,他高声说道:“为了尽可能减小主观意见的影响,我们可以临时组建一个由陆、海、空军高层组成的12人左右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并且在新元首执掌局面之前,军队将尽量避免采取攻势!”
在陆军的强势压力与海军的支持下,即便是希姆莱也不得不做出退让,而这个折中的做法究竟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恐怕都没有预料到。
第12章 命运线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12是一个“完全”的数字,一年12个月,奥林匹斯山12位神,耶稣12位传道者,一英尺等于12英寸,一先令等于12便士,一打等于12个,就连钟表转上一圈也是12小时。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提出组建12人的军事决策委员会时,没有人对这个数字提出任何异议,但等到需要确定席位归属的时候,问题便接踵而至了——陆军规模远远超过了海军和空军的总和,因而勃劳希奇坚持陆军在这个军事决策委员会中应占有至少8个席位,剩余4个席位由海军、空军平分,最高统帅部和党卫军则被完全排除在这一临时决策机构之外。
勃劳希奇这一令陆军凌驾于各军种之上的建议,自是遭到了除陆军将领之外的普遍反对,而这其中当属凯特尔与希姆莱两人的态度最为强烈。前者坚持最高统帅部应当继续扮演国防军决策机构的角色,不仅他和约德尔要列入委员会名单,他本人更应直接出任委员会主席;相比之下,希姆莱的“胃口”显得更为温和一些,他仅仅要求军事决策委员会给奋战在前线的十余万党卫军将士一个席位。
按照委员会制的运行规则,席位的多寡也就意味着决策权的归属,陆军不愿退让,空军和海军将领们也在为军种以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争取。在这个节骨眼上,早已为手无兵权而懊恼的赫斯也试图插上一脚,要求作为内阁代表参与军事决策。各方争吵一直持续到了凌晨,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室里,烟味和咖啡味混杂,声嘶力竭的嗓音和布满血丝的双眼让这些军政官员看起来更像是菜场里为了摊位而争吵的小贩,谁也没有足够的威望压制对方。在这期间,出席晚宴的宾客依然被禁足于帝国总理府之内,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够拍胸脯保证元首遇刺身亡的消息能够隐瞒下去——一旦消息传到前线,后果将会是非常可怕的。在与时间的竞赛中,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提出的折中建议最终被多数人所接纳,即在军事决策委员会的12个席位中,陆军独占7席,空军和海军各占2席,党卫军占1席,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由全体委员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