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藏的,但谁让我是东厂厂臣的菜户娘子呢。”
“行……”
杨伦抬手指向她,“你可真行。”
杨婉笑了笑,“其实也要谢张副使,他放了我一马,不然,清波馆也很难保住,更不用说收并宽勤堂了。”
杨伦道:“你要这两个书坊干什么,难道你也想做女商?”
杨婉摇头道:“不是,我是想做读书人。笔墨书本是我最熟悉的东西,看着它们我心里安定。”
她说完,轻轻握住自己的一只手腕,“哥,我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保护。我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给我,所以我只能自己给自己。你和邓瑛都是读书人,邓瑛以文心发愿,终生不渝。你手上握笔如心上悬刀,一样可敬。你们可以,那我也可以,只不过我要和你们走不一样的路。”
“你要做什么。”
“观察,记录,然后为寒瘠之名,披一件寒衣。”
“什么意思。”
“为有冤之人,喊一声‘不服’。”
第137章 夕照茱萸(七) “好难呀邓瑛。”……
贞宁十四年年关。
贞宁帝大殓,皇长子朱易琅作为嗣君,于临前奠酒。亲视先帝入殓。
大殓之前,内阁按律重拟了先帝遗诏,以先帝的名义,按照旧制精简丧仪,以日易月,二十七天后便除服,祭拜时不屠宰,供奉皆用素菜,同时也没有禁止民间娱乐和嫁娶。宗室的亲王,不必离封地奔丧,各地的地方官员也不得擅离职守,闻丧后在本地哭丧。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员,皆不需要烧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