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在那些有种植园的大户而言,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水淹了大片的地,很多蚕都死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今年江南丝绸布匹的产量必然会锐减,那价钱就会疯一般地涨上去,他们是不可能亏的。若是自家就有商队,那就更赚了。现在的损失,将来总能从别处找回来。

可是百姓们本来就要买不起粮食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靠这一批蚕,如今什么都没了,立刻就陷入绝境之中。

本来这么严重的情况,应该尽快上报朝廷,请求赈济。毕竟江南的常平仓比别处更不如,储存的粮食还不如布匹多——粮食和布匹都能用来完税,百姓自然是有什么就交什么了。

然而几家大商人看到了商机,怎么会允许官府破坏他们的计划?于是联合起来压制住各处衙门,封锁消息,以至于当地遭灾一月,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竟半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第067章 恼羞成怒

“放肆,放肆,放肆!”桓衍收到这个消息,简直怒不可遏,几乎将勤谨殿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遍。

在殿内侍奉的太监和过来送奏折的小太监都吓得跪在地上,低垂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更不敢劝,只能任由他发泄。

他们是这世上最接近权力中枢的一群人,也就更明白桓衍是为什么在恼怒。他恼怒的不是江南水患,不是大商人们罔顾百姓、囤积居奇的作为,而是自己身为圣天子,却被这些商人给糊弄了!

他给了他们地位和利益,以为这是双赢的举措,谁知道却只是养大了他们的野心,这群人追逐利益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他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更没有想过要顾虑他的面子。

这让桓衍如何不恼羞成怒?

他因为出身和自幼经历的缘故,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脸面,当上皇帝之后,纵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痛快,但却也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如今却发现,无论他站得有多高,总有人在跟他作对。

好在桓衍也不是初登基的时候了,那时他在朝堂上,不管说什么都有人顶回来,才叫难受。

而现在……他至少有一部分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行事。桓衍重新坐下去,扬声叫道,“桓安!”

“老臣在。”桓安依旧是不慌不忙的样子,连声音都是沉稳的,他走到桓衍面前,低头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以前桓衍很喜欢他这种从容的姿态,觉得这样很有大家风范,不愧是太-祖调理出来的人。甚至自己私底下也未尝没有悄悄模仿过,在群臣面前短出个大气沉稳的模样来。然而此刻,他看着桓安这样的做派,竟觉得有些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