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咱们的书局一开单,可不能只有自己的文章。”杜绵绵笑着说道:“四郎,你打算是先印四书五经,还是印一些小说游记之类的书籍?”杜绵绵对枕边人问一话。

“都是少印一些。咱们对于书铺的经营,如今还是一个试探。我觉得不妨先试一试。后续根据实际的情况再调整。”朱弘光的心态很好。

“反正在侯府的长辈们眼中,我一个吃闲饭的,如今寻一点正紧的事情做。也算得成家立业吧。”朱弘光挺能自嗨的。

“我倒是觉得咱们的重心,还得注意一下说书人和小戏班子。”杜绵绵提议道:“这说书人把小说的段子一说火,书籍的销量一定大涨。”

“至于小戏班子,则是同样的道理。咱们的茶楼不光是卖茶和吃食,那是说书人和小戏班子穿插着来。”杜绵绵的态度很明确。

一个茶楼的经营,总要有一份小特色的。

他们的茶楼,一是卖茶,二是卖吃食。这等着的就是把戏一说火爆,把戏一演出圈子。

那为的还是小说书籍的销量。挣钱嘛,不寒碜。

“说书人,我寻摸到了。”朱弘光给着肯定的回复。背靠着忠勇侯府的大树自然是好乘凉。这等事情,朱弘光打一个招呼的事儿。

“小戏班子,咱们得自己培养。这人手已经买回来,如今就是要排戏曲。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朱弘光对于戏曲啊,他一个半调子。他会听戏,他不会管戏班子。

这小戏班子的训练,这自然还要班主来指挥。

杜绵绵一听,她笑道:“这人手的事情,我跟娘家提一回,祖母答应帮衬着。娘也说,我爹是一个戏迷。他那儿有认识的班头,可以找着人手来帮衬咱们。”

杜绵绵是万事寻着娘家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