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管朝廷财政,这几年宫中奢靡,国中歉收,又逢天灾人祸不断,那地方早不是安逸之所。”
“临川水灾,户部死了一个侍郎,西北旱灾,户部填进去了三个主事。”
“你向来好大喜功,贪利冒进,行事又不谨慎,耳根子还软,若是进了户部,凡有错漏,头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就是你。”
薄膺神色淡漠,看着薄柄延说道,
“宋家的确也曾囤粮,可他们事后拿出数十万石粮食,几十万银钱用以抵罪,更在朝廷无粮无钱赈灾之时,帮着朝中筹措钱粮。”
“付出这么多代价,他们也只换来一个皇商之名,且三代之内都难以踏足仕途之路,所以陛下愿意轻放了他们最初囤粮之事,可是文家呢?”
“你纳了文家之女,文家就和薄家牵扯不清,若不重罚便是徇私,旁人不会觉得是那些事情是文家做的,只会说是薄家借难发财,说你薄柄延甚至我薄膺行事不义。”
“我若高高在上之时,自然无人敢提及此事,可若有朝一日我这相位不稳,亦或是薄家犯事,今日文家之事,就会成为薄家的催命符。”
薄柄延张了张嘴,脸色涨红,想要说什么:“你何必夸大其词,不过是个文家……”
怎么就能让薄家去死?
薄膺看着他梗着脖子的模样,冷声说道:“你可知道,王长栋死了。”
薄柄延瞳孔猛地睁大。
薄膺说道:“他死之前,与人发现诅咒晋朝灭亡的神谕,他跟人毁了那刻着神谕的东西之后死得不明不白,人人相传他是因诅咒而亡,陛下也下令让人严查此事。”
“你但凡还有半点脑子,就该明白若是有心人知晓王长栋的身份,他的死会给你自己和薄家惹来什么后果。”
薄柄延听着薄膺的话,脸上的血色渐渐褪去,转而变得苍白:“不可能……我不知道……我,我只是送他进了戍营而已,那什么诅咒,跟我没有关系……”
“有没有关系,你去陛下面前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