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这个没问题,约好的,你就先开始看一下吧,其实这些都属于临时员工,你们三位给把把关就可以了。”
听到了临时员工这几个字,孙晗还是主动又补上了一句。“姚总,我还有个建议,想跟您商量下。虽然他们是假期里的临时员工,但是咱们从招聘、到培训、再到筛选和留存,是否都应该设置一个机制呢。”
“孙老师你这个建议特别好啊,你有什么想法吗?”
“关于招聘,第一关其实都是人事那边在沟通,我们终面时的要求和提问,可能我跟徐博士和郑老师的习惯也不太一样,这方面我倒觉得,如果是三人面试,也有好处,可以从好几个不同方向分别去测试和把关。”
“关于培训,我还是建议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万一线下无法开展,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线上,具体形式仍以情景模拟为主,这个主要是测试临场反应情况。”
“关于筛选的机制,我觉得一方面是通过多次培训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带队的实践,我们这些人也要作为领队跟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监管和评判老师们,从实践中可以再次记录、打分来进行筛选。”
“至于这个留存,当然是主要根据筛选出的结果,但也要根据实际导师们空余时间上的可行性来决定,当然也要有个人愿望值等等,这些我建议列个表出来,大家看看哪些方面可以被参考吧。”
姚总边听边不住的点头,“听起来孙老师你已经想的很全面了啊,这样吧,专业的事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啦,我听起来是完全支持的,不过你回来还是再跟徐博士、郑老师都沟通一下吧,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没有。”
跟姚总聊完后的孙晗,马不停蹄便先后找上了徐博士和郑老师。
郑老师只是简单托词着最近先以劳动教育项目为重,招聘的事稍后再沟通吧,便结束了对话。
徐博士倒是非常直接,强调着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培训的前奏也就是招聘时选人的重要性,不过也是完全同意三人一起参与到其中的。但是关于招聘、培训、筛选和留存机制的事,徐博士倒是抱有保留态度,只是说要先思考下,另找时间再沟通吧。
说到底,招聘虽然即将开始,但这留存的大事,相关的机制,还是没有定下来。外加郑老师那边的劳动教育项目,虽说也在筹备着,但孙晗作为研学总监,竟还是无法了解到新项目的全貌和具体的进程,这也是孙晗有些担心的方面,毕竟已经出现过一次背锅的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