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三十章 月旦评

汉末数风流 君清邪 1962 字 2022-09-29

不过曹操和桥玄倒是没有表示什么,对许劭的评价也很是认同,但也没当的真。总的来说,许劭的品评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艺术性的夸大了一番,不过人家说的文艺至极,读书人又有哪个不喜欢,自然士子们也都乐意推广。

曹操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也不再多待,在提出送李继回蔡府遭到拒绝后,选择了直接告辞。

早晨在蔡府时,曹操就与李继商议好了,自己直接赶往顿丘,开设店铺,李继下个月便会派纸行的人送货过去。所以此时的曹操也是有些迫不及待,恨不得立马就能开始赚钱。

把送曹操走后,李继暂时留了下来,与桥玄和许昭继续闲聊。

突然,桥玄想起了早先被打断的话题,又开始询问起来:“子将,不知水镜的弟子究竟是谁,为何你不愿说?”

水镜?李继立马心中一动,那不是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人吗?如此人物在这里被提及,让李继不由得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是谁。老师的亲传从不在书院上课,都是在私下里传授,虽然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是谁都不认识。”许劭见桥玄再次提及,也终于开口回答。

“唉……”桥玄虽然心有疑惑,但也不好继续追问,“水镜真是天下奇才,不仅精通儒家经文,那些还通晓诸多世传的百家之言。当年无论我怎么征聘,他都不愿意出仕为官,实在是一大遗憾。”

“老师志不在此,比起出仕育民,老师更喜欢教书育人。”

“是啊,颍川书院虽然是私学,但也确实出了很多人才。”

许劭却是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在下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有次下课后,老师曾有过一番言语,说他此生必会培养八位人才,以两仪为准,太少阴阳正负共八人为亲传弟子。但不知道为何,直到现在我所知的亲传弟子也只有书院的那一位。”

“是吗,老夫已经年近七十,没有几个年头可活了。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有没有机会见到这被水镜悉心栽培,寄予众望的八人。”

桥玄的一声都在为大汉提拔人才,只要是有才之人,几乎都受到了他的恩惠,就连蔡邕都是当年因桥玄推举才出的仕。

李继在一旁只是听的越来越迷糊,什么太少阴阳正负的,什么八人,这都是哪跟哪啊。如果这八个人真的很出名的话,应该在史书上会留有记载啊,为什么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

桥玄兴致说了这句话后,陷入了回忆,兴致有些不高。李继与许劭也看出来了,及时请辞,一同退出了客堂。

“李继小弟,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去颍川书院进学?”出了门后,许劭叫住了刚想离去的李继。

李继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在下在蔡府上还有五层的书楼没有看完,暂时没有离开雒阳的想法。”

许劭也听说过蔡府藏书天下之最的名头,只是颍川书院的教学与其他私学公学都不一样,极为适合李继这样的天才,所以言语间也有些急切。

“相信我,在颍川书院待一年,绝对比在雒阳读十年书都有用。李继,你可是神童,万万不能荒废在一些无用的东西上。”

李继哪还能不知道自己看的那些东西没用,但却对许劭能有这觉悟感到有些奇怪。仔细盯着许劭看了一会,李继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道:“有没有用我自然知晓,不过颍川我确实是暂时没机会去,多谢子将兄的好意,小弟先走了。”

看着李继直接头也不回的离去,许劭有些不甘心。想了一下后,立马就回到客房中收拾了一下行囊,然后返回客堂与桥玄道别,趁着天色还早,快马出了雒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