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三十章 月旦评

汉末数风流 君清邪 1962 字 2022-09-29

说完,曹操和李继两人这才分别进了客堂入座,跨过门槛时,李继还不忘把曹操绊了个趔趄。

许劭没去看曹操,只是有些新奇的盯着李继。

“这位小弟就是被伯喈先生称为古来之神童的李继吗?”

“正是。”李继点了点头答应,坐下后,也上下打量起许劭来。

容貌上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就跟个普通人一样,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那种,只是神态中却隐隐间透露出一股淡然出尘的气质。

“在下远居汝南,附近的村民就已经用上了李锅,这回来雒阳,更是发现了李氏纸这种东西。神童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继微微颔首,算是接下了这句不痛不痒的奉承,也没起什么继续攀谈的心思。

“听闻子将兄在汝南创办‘月旦评’,讲评天下士子,不知能否为我俩评一下。”曹操见李继不想与许劭多说什么,他倒是立马接上了话。

与李继不同,曹操一直在处心积虑的证明自己士子的身份,既然许劭为天下士子点评,自己若是上了月旦评,那不比自己做什么都要好使。

许劭闻言却只是摇了摇头。

“既然是月旦评,那必然是每月初才会点评,现在就说,有些不合乎规矩。”

曹操皱起了眉头,桥玄前日特意派人告诉自己,这许劭此次前来雒阳正是自己正名的好机会,但此刻他却拒绝为自己点评,让他心里瞬间就不爽了起来。

桥玄也是如此,他本以为自己的存在怎么样许劭都会卖他个面子,好歹会给曹操点评一下,没想到会被直接拒绝,于是也开口道:“即是品评,又何必在乎时间,孟德此番正是受老夫邀请前来,子将就开金口讲一下吧。”

许劭依然是摇头,只是在座位上一抱拳,歉意的说道:“在下不是不愿,而是事出有因。当今宫庭混乱,奸邪当道,政治腐败,祸乱四起。为治理国风,抑恶扬善,在下这开办了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辩人之好坏,分忠奸善恶,在朝在野,都在品评之列。不是不愿与孟德兄品评,而是此刻即使有了评价,也难传众人耳中。”

曹操这才舒展了眉头,但依旧不依不饶的说道:“这没关系,你先与我说说,等到回到汝南你再说一次就好。”

李继在一旁只是看着,没有帮腔,虽然他也很想看看许劭到底是如何评价曹操的,但此时而言,自己也没什么说话的必要。

看桥玄有些不喜的样子,许劭略一思索,只好点了下头,开始观察起曹操的面相来,过了一会后,闭上了眼睛。

“曹操,曹孟德,生于沛国谯县,及冠时年举孝廉为郎,得雒阳北都尉。虽出身宦官,却行如士子,机智警敏,又权衡应变。立五色棒于北衙,杖毙蹇图,振奋人心。以此,孟德实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这番评价惹得曹操一愣,随即开心的大笑了起来。不仅仅是许劭最后称他能臣、英雄,关键是“乱世”那两个字眼让他格外的动心,想到昨日李继的话,不由得更加高兴了起来。

“子将兄不愧是颍川书院出来的高才,水镜先生的学生可真是厉害啊。”曹操笑完,想到了什么,转身一指身侧正沉思着的李继,“不如就此机会再评一评我弟李继吧。”

这次许劭倒也没犹豫,直接开口:“李继,未及冠也,生于阡陌,长于九江。初入雒阳,被蔡伯喈称为古来之神童,后又有剑语刀诗之名传出。发明李锅,足人口舌之欲,李炉,足人躯暖之欲,更有李氏纸,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之事也。以此,李继乃上达云深不知,下悯黎民苍生,救世之才矣。”

这么高的评价吗?李继听了很是有些不可思议,救世之才的说法也有点太夸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