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墨子与道德经. 任宪宝. 2385 字 2022-09-29

【原文】有物混成[1],先天地生。寂兮寥兮[2],独立而不改[3],周行而不殆[4],可以为天地母[5]。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6],强为之名曰大[7]。大曰逝[8],逝曰远,远曰反[9]。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10]。域中[11]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注释】[1]物:指

“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

“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4]周行:循环运行。

不殆:不息之意。[5]天地母:一本作

“天下母”。母,指

“道”,天地万物由

“道”而产生,故称

“母”。[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

“道”。[7]大:形容

“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8]逝:指

“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9]反:另一本作

“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10]人亦大:一本作

“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

“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

“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

“道”,而道纯任自然。【解析】现代物理学,包括(超)弦理论在内,都是研究关于有形态的

“物”的。但是,老子却注意到了

“物”在造成形体之前有一个过程,并专门去研究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非常道”。所以,不妨把老子的研究称之为

“前超弦理论”。有了老子的理论作为基础,超弦理论才有可能完善起来。

要注意的是,本章暗含了一个

“我”的因素,而文字上的表述都是关于

“我”的逻辑思维的结果。老子这里所说的

“天地”指的就是

“我”所处的环境,也许可以大致理解为我们今天所指的太阳系的范围。

而老子这里所说的

“物”,指的是宇宙的初始态。老子便将这初始态称之为

“道”。

“道”的不断发展被称之为

“大”,

“大”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

“逝”,

“逝”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

“远”,

“远”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