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典史已经被手下暗中连踢了几脚,皆恨他不识相,也不看看是谁,严典史这才忽然醒悟,连忙一摆后,将三名案犯连同银子一起交给了锦衣卫,他道一声歉,率领衙役们狂奔而逃。
朱权见李维正凶名已立,也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李维正催马来到陈万里面前,微微笑道:“陈船主,别来无恙啊!”
陈万里叹了口气道:“这是我第二次落在你手上了,任你处置,我毫无怨言。”
“处置?”李维正摇了摇头笑道:“我若想杀你,几天前你就没命了,我告诉你,我救得了你一次、二次,可救不了你第三次,你以后好自为之吧!”
陈万里‘扑通!’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大人救命之恩,我铭记于心,我这就返回吕宋,不让大人的苦心白费。”
他又磕了一个头,站起身要走,李维正却忽然叫住了他,“你刚才说要回吕宋?你不是在安南贸易吗?”
陈万里连忙道:“回大人的话,这次去安南只是买米,实际上我的家在吕宋,父母妻儿都在那里,米我已经卖了,这就返回吕宋。”
李维正听到‘吕宋’二字,心中忽然生出个念头,他知道有许多经济作物都是明朝时引进大明,比如烟草、番茄、玉米、蕃薯等作物,而且很多都是来自吕宋,假如这个人有一天肯把一部分种子给自己的话,那岂不是做了一件大事。
他笑了笑便道:“说到吕宋,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给我说过,吕宋有许多我大明没有的农作物,如果有一天你再回大明,那替我带一些种子来,你看如何?”
陈万里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大人,这是小事一桩,我一定办到。”
这时,旁边的朱权接口笑道:“你要记住了,救你之人是京城锦衣卫三所李千户,要报恩的话总得知道恩人是谁不是!”
“多谢公子,我记住了。”陈万里躬身行一礼,便带着手下匆匆去了。
朱权一直望着他们走远,这才对李维正笑道:“李大哥似乎对海禁有所保留啊!”
李维正笑着摇了摇头,“我放此人倒不是因为什么海禁,而是前几天在新安县遇见他,见他对手下颇讲义气,我喜欢这样的人,便帮他一次。”
朱权却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久闻广州唐宋时繁盛一时,心中不胜向往,结果到了这里却大失所望,父皇禁海虽是为了防倭,但也伤了广州这些沿海大城,得不偿失啊!”
李维正不想和朱权深谈此事,这时他见远方跑来一名手下,便调转马头迎上去问道:“有什么事?”
“大人,陈百户已经得到消息,要禀报大人。”
刺客案也是李维正关心的重要事情,他立刻对朱权笑道:“小王爷,我还有公务在身,要先回去了。”
朱权也点点头道:“算了,我也不想逛了,一同回去吧!”
两人骑马返回了会馆,在门口告了别,李维正快步走进房间,一进房间,等候在这里的陈瑛立刻上前禀报道:“大人,刺客的尸体送官府后,那罗家果然派人来打听消息了,官府的鉴定是服毒自杀身亡,罗家应该不知道刺客已经招供。”
“罗家的背景呢?查到没有?”李维正冷冷问道。
“已经有弟兄打听到了,在广州几乎家喻户晓,罗家家主叫做罗南生,是广东第一巨富,世代在广州经营海外贸易,从前是广东有名的巨商大贾,海禁后便洗脚上岸购买土地,遂成为大士绅,也有传言说罗家仍在进行不法勾当,指的可能就是走私。”
陈百户汇报完已经退下去了,李维正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第一天来广州,纷繁复杂的事就扑面而来,他处理了清官漏粮案,却引出了赈灾粮贪污案的隐情,问题竟是出在军队上,不知查下去会牵出多大的硕鼠窝,但这不是他来广东的重点,他来广东是查处秦王走私日本银船案,可这件事他一点头绪都没有,尽管知道和南海卫有关,可证据呢?他抓不到证据,也无法向朱元璋交代。
就在他纷乱无头绪之时,一件偶然的刺杀案却牵出一个广东土豪,罗氏家族,李维正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刺杀自己,但他有一种直觉,这个罗家恐怕就和银船走私案有关,这种直觉并不是凭空生出,而是罗家海外贸易的背景,秦王若走私白银会委托谁来做?
李维正的眼睛渐渐眯拢了,看来自己必须要抓住这个罗家不放才行。
这时,一名锦衣卫校尉走到门口禀报道:“大人,有人送来一份请柬。”
李维正随手接过,请柬做得很考究,是请他今晚赴宴,而落款正是广东士绅罗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