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上(6)

“扬州宝应人,祖……”

宽阔而长的军营两侧,处处都是此起彼伏的报三代履历的声响,朱慈烺负手在一边听了,也是频频颔首。

都是淮扬徐泗一带的土著,彼此相隔最多二三百里,并且是全部的知根知底,有父祖三代履历,才准入营吃这碗兵粮。

三万八千多人,每人都是下发二十两的安家费,再加上征兵使费,光是这一笔就开发了八十万的银子!

不是朱慈烺,充天下还真没有几多人能舍得出这笔钱!

原本年夜明营兵,安家银子五两或多一点儿不等,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左良玉朱仙镇一败,几乎就剩下光杆司令,派乱兵烧杀抢掠一下,把良民苍生弄成流民,然后兵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就是这样拉出来的步队,几年功夫,都恢复不了战斗力。左良玉在玛瑙山还能把张献忠打的丢盔弃甲,到朱仙镇后就根本没打过一场硬仗,最后一役是被年夜顺军撵走,又败于黄得功之手,所谓左镇八十万五十万的年夜军,好歹也有几万主力,打起来,狗屁不是。

现在淮安这里,年夜元帅府下有镇兵、厢兵,辅兵、驻防路讯塘守备兵等,再往下,还要准备续备兵、后备兵等,也就是在乡下征召壮丁,一次集训合格者发给银钱,农闲时集中进行年夜型的长时间训练,每月举行一到两次规模的短训,按续备和后备级别,发给合格者银钱或是粮食,布匹。

也就是淮扬一带,民风质朴不,人口密度也很是之年夜,又不及江南商业发财富裕,招起兵来,才能这么随心顺意。

换在江南,人口密度相同,但想招这么多合格的农家子弟,那也是绝无可能的事。

挂号完了上档,按手印,这一次,才算是正式的成了年夜元帅府下直领镇兵的一员。

接下来,就是按人头发放物品,军需司的官员带着手下,按人发给对牌,一人一半,领取军饷和口粮盐菜,就与军需官一起对牌后按印,每月按时发放,凭牌领物,按人头一个个发放清楚,绝不会有吃空额和中饱的情形产生。

再加上军法司随时核查,军中也有举报制度,若是这样还能叫人贪污成功,那朱慈烺也只能认了。

领了对牌,然后是每人一个年夜包裹,里头是两套有扣子的军服,灰土布做成的,颜色其实不显亮,但裁剪有型,有性急的先套着试一试,立时就感觉这衣服与往常不合,再有每人两双布鞋,一双皮靴,都是质料十分上乘,农家子弟,又全是挑的质朴老实的性子,一试之下,只管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拂拭,都不年夜舍得穿。

另外就是毛巾盐粉,饭盒和喝水用的缸子,用红漆涮着编号,各人手中领着一个,都是一目了然。

那时的农村,家中除一床之外,连被子也凑不起的也是常有的事,农家子弟,一年到头也不年夜可能做一身新衣服,至于布鞋虽不稀奇,也是要家中女性一针一线,慢慢纳出来的。

这一下子就是几身新衣,还有靴子,各式新奇的玩意,甚至连缝纫衣服的针线都想到了……很多人眼睛都是发红,心里的感激之意,就没必要提有多深了。

针线这玩意,后世人可能没概念,不当是工具。那时来,偏远山区想有铁针,也不是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