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老子不重启,只春耕

右侧,则是归墟摆渡人带领的三百台锈蚀机甲。

它们没有启动武装,也没有列队示威,而是整齐地卸下了核心动力模块,堆成一座小山——那是他们主动拆解的旧时代遗产。

常曦立于桂树残根之上,白衣猎猎,如同执剑者宣告新时代降临。

“广寒宫,进入双轨时代。”她开口,声如钟鸣。

“第一轨道,延续上古科技体系,维持生命支持、量子计算、深空监测等核心功能,由我与吴刚监管。”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第二轨道——完全开放给‘千炉共生网’。所有民炉、分布式能源节点、自主AI单元,拥有独立运营权、技术迭代权、资源调配权。不再需要审批,不再需要许可。你们不是附属,是共建者。”

寂静只持续了一秒。

下一瞬,掌声没有响起——但三百台机甲同时抬起右臂,金属手掌张开,掌心向上,做出一个古老的“承天”礼。

就连归墟摆渡人也单膝跪地,声音沙哑:“我们曾以为秩序是铁律……现在才懂,秩序是土壤。”

我看着这一幕,胸口发烫。

可就在这时,星壤播火者突然接入公共信道,红灯闪烁。

【警告:当前民炉网络虽稳定运行,但峰值输出不足飞船启动阈值的17%。

深空通讯、曲率预热、引力锚定……全部无法实现。】

【我们缺的不是能量总量,是集中释放能力。】

全场安静下来。

希望刚刚点燃,现实却泼来一盆冷水。

小主,

我低头,看着掌心里父亲那顶草帽的残灰——它一直被我贴身带着,像一枚不会说话的勋章。

忽然间,我想起一件事。

不是所有火都要烧出来。

有些火,是用来孵东西的。

我猛地抬头,冲回主控室,调出“根系计划”的原始协议。

当那一张分布图展开时,我的呼吸停滞了。

地下三千炉位,均匀散布在整个月球基地之下,每一个都配有微型量子纠缠节点——它们本就是为远距离信息传递设计的“活体天线”。

它们从来不是单纯的供能点。

它们是……等待被唤醒的阵列。

我冲进主控室的那一刻,心脏几乎撞破肋骨。

屏幕上,“根系计划”的原始协议展开成一张横跨地月三维的神经脉络图。

三千个炉位,像埋藏在月壳下的眼睛,静静凝视着宇宙深处。

它们本不是为战斗而生,也不是为逃亡设计——它们是播种用的犁。

“星壤播火者!”我吼出名字的同时已在输入指令,“把所有民炉切换至低频共振模式!不输出动力,改发信息脉冲!带宽压到最低,但持续时间拉到最长——我们要的不是爆炸,是呼吸。”

【你确定?】他的声音罕见地迟疑,【这相当于放弃飞船重启优先级,转为纯数据广播……一旦启动,至少七十二小时内无法调回能源峰值。】

“老子本来就没想跑。”我咬牙,手指在光屏上划出一道弧线,将农业舱的生命数据库拖进压缩包,“我们不是遇难者,是返乡人。不喊救命,只寄家书。”

屏幕闪烁,进度条开始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