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匈奴使者来访。

甄姜正坐在榻边,动作轻柔地为他梳理着有些凌乱的黑发,另一只手端着一碗温热的、散发着淡淡药香的米粥,小心地一勺一勺喂到他嘴边。

听闻亲卫的禀报,凌云眼中先是掠过一丝冰寒刺骨的杀意,随即迅速隐去,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淡然。

他将最后一口粥咽下,对亲卫平静地吩咐道:“回复老师,不必为此等狂徒动气,徒耗精神。先将那匈奴使者晾在驿馆几日,好生‘款待’,饮食供应不缺,但无需理会其任何无理要求。待典韦、文远、子谦(李进)他们都将养好精神,恢复元气,我自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目中无人的骨都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心中雪亮,于夫罗此刻派人前来,绝非真心悔过或畏惧和平,更多是因为内部附属部落损失惨重、怨声载道,加之被他们四人持续数月的袭扰搞得焦头烂额、后勤吃紧,短期内已无力组织大规模南下寇边,不得已做出的缓兵之举。

既然对方主动将脸凑了上来,若不趁着己方刚刚立下大威,好好敲打一番,为自己、为朔方争取最大的利益,岂不辜负了他们在草原上浴血搏杀、用命换来的“恶鬼”凶名?

接下来的几日,骨力在驿馆中如同被困在笼中的野兽,焦躁不安,度日如年。

朔方方面对他礼数周全,饮食起居并无怠慢,但每当他试图与接待的官员谈及正事,追问何时能见到凌云时,对方总是彬彬有礼地推脱,言辞恳切地表示凌都尉身体亏损过甚,尚在静养,暂不能见客,请他耐心等待。

他空有一身蛮力和满腔怒火,却仿佛一拳拳都砸在了柔软的棉花堆里,无处着力,憋闷得几乎要吐血。

而凌云,则利用这几日难得的安宁,在甄姜无微不至的照料与陪伴下,一边继续调养身体,恢复气力,一边兴致勃勃地巡视起朔方郡这五个月来,在他浴血草原期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番巡视下来,饶是他心志坚韧,也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胸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喜与澎湃的豪情。

首先映入眼帘、也是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在顾雍等人不懈的努力推行招抚流民、清查户籍、分配田地的仁政下,在朔方相对安定、赋税优渥的强大吸引力下,四方流民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涌入。

郡府最新的统计簿册显示,朔方郡在册人口已逼近十万大关!大量以往荒芜的土地被开垦出来,阡陌纵横,如同给大地铺上了崭新的棋盘。

走在各县的乡间土路上,随处可见新搭建的、虽然简陋却充满生机的屋舍,田间是无数辛勤劳作、面色不再是过去的麻木与菜色,而是洋溢着对生活希望的红润光泽的农夫。

更令人欣慰的是,各处新建的蒙学堂外,总能听到稚童们清脆的嬉戏玩闹声和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未来的种子,是文明的火光。

商业的繁荣更是超出了凌云的预期。甄姜凭借其身后冀州甄家的庞大影响力与她自身精明的商业手腕,成功地将甄家商业网络的重点和大量资源倾斜到了朔方。

如今朔方的市集,规模比五个月前扩大了数倍不止,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来自中原的精致布匹、瓷器、书籍,来自江南的清香茶叶、华美丝绸,与朔方本地产的优质皮毛、健壮牲畜、珍贵药材,在这里进行着热火朝天的交易,清脆的铜钱撞击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构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市井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