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150集:寒疟突生

周围候诊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往后缩了缩脚,有人对着孩子的方向啐了口唾沫,嘴里念念有词地求神拜佛。老妇拄着拐杖在泥地上顿了顿:“都闭嘴!先生还没说话呢!”

双经渡没理会周遭的骚动,他解开孩子的衣襟,指尖在胸口轻轻按了按,又让随安取来银针。针尖刺破皮肤的瞬间,挤出的血是暗紫色的,像陈年的浆糊。

“《内经》有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他一边捻动银针,一边对随安解释,声音清晰得能穿透雨声,“温疟是暑邪藏于肌肤,发作时先热后寒;这孩子却是寒邪入里,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是寒疟。”

随安捧着医书对照,手指在“寒疟”条目下反复摩挲:“那……那治法也得变?温疟用青蒿清暑,寒疟是不是该用……”

“当用温阳散寒之药。”双经渡抽出银针,孩子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咳,脸色似乎缓和了些,“附子、干姜、桂枝……这些都得备着。”

他话音刚落,药棚角落里突然有人喊:“先生!我家男人也是这样!昨儿裹着棉袄还发抖,今儿就烧得说胡话!”

紧接着又是几声附和,竟有四五个患者都符合寒疟的症状。随安跑去翻查药材,回来时脸都白了:“先生,附子只剩不到三两,干姜早就见了底,桂枝……桂枝前天就用完了!”

双经渡眉头锁得更紧了。他知道虢州药库的存货,前阵子为了治温疟,苦寒的药材备得足,温补的却没多少。这寒疟来得突然,怕是要捉襟见肘。

“先生,要不……去求刺史?”随安咬着唇提议,“上次开仓的事,他不是松口了吗?”

老妇在一旁听着,突然插话:“后山说不定有!我那口子活着的时候,采过一种叫‘山姜’的,说能治风寒,模样跟生姜像,就是更辣些。”

双经渡眼睛亮了亮。《神农本草经》里提过,山姜性温,虽不及干姜力道足,却也能散寒。他刚要说话,那李屠户家的婆娘突然“扑通”跪下,额头在泥地上磕得咚咚响:“先生!求您救救我娃!哪怕……哪怕我这条命换他的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