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应声而去,双经渡的心像是被一只手轻轻托了起来。他望着守将铠甲上的锈迹,忽然想起《金刚经》里的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守将看似铁面,心里却藏着对众生的体恤,倒比那些只会空谈慈悲的人实在多了。
片刻后,亲兵捧着一个小小的锦盒回来。守将接过,递给双经渡:“这药贵重,你且用好。”
“多谢将军!”双经渡接过锦盒,指尖触到盒子的冰凉,心里却暖得很。他对着守将深深一揖,转身就往草棚跑,布幡在身后飘得更高了。
回到草棚时,孩童的抽搐更厉害了,嘴唇已经紫得发黑。双经渡赶紧打开锦盒,里面是一颗裹着金箔的药丸,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他用温水把药丸化开,又让弟子找了根细竹管,一点点往孩童嘴里送。
药汁刚喂进去一半,孩童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带着馊味的浊气喷了出来。妇人吓得惊叫,双经渡却按住她的手:“别怕,这是邪气往外走。”
果然,咳嗽过后,孩童抽搐的幅度小了,眼睛虽然还没睁开,眼珠却在眼皮底下轻轻动了动。双经渡松了口气,坐在草堆上,才发觉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他转头看向妇人,见她正用袖子擦眼泪,嘴角却带着笑。“先生,您真是活菩萨啊。”她哽咽着说,“刚才我以为……以为再也见不到我儿醒过来了。”
双经渡从怀里摸出一本磨得边角发白的《金刚经》,翻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那页,轻声念了起来。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汪清泉,慢慢淌进妇人慌乱的心湖里。“苦难就像这孩子发的病,看着吓人,其实都是虚妄。你看他现在不是缓过来了吗?”
妇人听着经文,又看看怀里渐渐平稳的孩子,哭声渐渐变成了低低的啜泣,眼神里的恐惧一点点被安稳取代。草棚外的风还在刮,火把的光透过棚顶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无数双温柔的眼睛。
双经渡念完一段,抬头望向城门的方向。那守将肯拿出珍贵的药丸,仅仅是因为自己治好了他的士兵吗?还是另有更深的用意?他总觉得,这潼关城里,藏着比疫病更复杂的东西。
这盒安宫牛黄丸救了孩童的命,可守将的这份人情,又该如何偿还?夜色渐深,草棚里的药香愈发浓郁,而双经渡的心湖里,却悄悄起了一丝涟漪。
守将深夜赠药,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