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集:毒物解厄

第20集:毒物解厄

三更的梆子声刚敲过第二响,太医院后院的药庐还亮着一盏孤灯。双经渡正俯身翻检着新采的紫苏叶,指尖捻过叶片边缘的锯齿,鼻尖萦绕着清苦中带些微辛的气息。一旁的小周抱着个陶瓮,瓮里是白日里刚晾晒好的金银花,少年胳膊细瘦,抱着半满的瓮却稳当得很,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师父的动作,眼里满是专注。

“紫苏性温,能解表散寒,更能解鱼蟹之毒,”双经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挑出几片叶色深紫、纹路分明的,“你看这叶脉,如人身上的经络,气行则畅,滞则生疾。辨药如辨人,得细看其神。”

小周用力点头,刚要回话,药庐的木门“哐当”一声被撞开,冷风裹挟着雨丝灌了进来,吹得油灯火苗猛地一窜,险些熄灭。两个身着锦缎的家仆跌撞着闯进来,为首那人面如土色,见了双经渡就直挺挺跪下去,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董…董医官!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家小公子!”

双经渡眉头微蹙,将手里的紫苏叶放进竹篮,起身时瞥见两人腰间系着的玉牌——那是户部尚书府的标记。他伸手扶起跪地的家仆:“慢慢说,小公子怎了?”

“是…是误食了东西!”另一个家仆急声道,“傍晚厨房炖了些补品,小公子趁人不注意抓了把黑乎乎的果子吃,没过半个时辰就开始抽搐,嘴吐白沫,府里请的三个大夫都束手无策,尚书大人说…说听闻您能治疑难杂症,让小的们无论如何都要把您请去!”

双经渡心头一紧,转身从药柜里取了个布包,将常用的银针、艾草和几味急救药材往里塞:“小周,看好药庐。”

“师父小心!”小周连忙应着,看着双经渡被那两个家仆簇拥着消失在雨幕里,陶瓮还抱在怀里,指尖却已沁出了冷汗。

尚书府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跨进府门的刹那,双经渡就听见内堂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夹杂着孩童痛苦的呜咽。他快步穿过回廊,只见正厅里围满了人,户部尚书李嵩面色铁青地站在阶前,看见双经渡进来,这位平日里威严的大人竟快步迎上来,双手紧紧攥住他的胳膊:“董医官,求你一定救救犬子!他才八岁啊!”

双经渡能感觉到对方掌心的湿冷,点了点头:“尚书大人先放宽心,让我看看小公子。”

内室的床榻上,一个孩童蜷缩着身子,四肢时不时剧烈抽搐一下,脸色发紫,嘴唇上还挂着白色的泡沫。三个大夫垂手站在一旁,见双经渡进来,其中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医官叹道:“脉象紊乱,时快时慢,似沉似浮,老夫实在看不出症结。”

双经渡没有多言,俯身掀开孩童的眼皮,瞳孔涣散;又伸手按在他的腕脉上,指尖下的脉搏果然如惊涛骇浪,时而急促如鼓点,时而微弱如游丝。他眉头紧锁,忽然瞥见床脚的地面上,散落着几颗黑色的小果子,形状椭圆,表皮有细密的纹路。

“这果子是从何处来的?”双经渡指着那些果子问。

一个侍女战战兢兢地回话:“是…是后院假山石缝里长的,小公子常去那儿玩,许是摘来吃了。”

双经渡拿起一颗果子,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甜香中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味。他心头猛地一震,想起《黄帝内经·素问》中“毒药攻邪”篇里的记载:“有些草木,其味甘美,其性却烈,误食则扰动心神,乱其气血。”再结合孩童的症状——抽搐、瞳孔散大、脉象紊乱,这分明是曼陀罗中毒的迹象!

曼陀罗,又名风茄儿,花色艳丽,果实看似无害,实则全株有毒,尤其是种子,误食后会麻痹神经,扰动心脉,若救治不及时,半个时辰内便可能断气。

“快!取半碗清水来,再找些生甘草和绿豆!”双经渡语速极快地吩咐,同时从布包里取出银针,在孩童的人中、内关、涌泉三穴快速刺入。银针入穴的瞬间,孩童的抽搐似乎缓和了些许,但脸色依旧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