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集:医丞发难

“意思是,”苏伯敲了敲他的额头,“别硬碰硬。王显罚你洗药材,你就洗得比谁都干净;他不让你接触权贵,你就先把平民的病看好。《内经》讲‘阴阳平衡’,做事也得讲究个刚柔相济。等你有了足够的底气,再谈改变规矩也不迟。”他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这是你祖父《内经》手注里‘治心要诀’的另一部分,里面提到‘情志致病’的应对之法,你且拿去琢磨。记住,医人先医心,医心先明己心。”

董承接过纸,指尖触到粗糙的麻纸,仿佛摸到了祖父的温度。他展开一看,上面是祖父遒劲的字迹:“怒则气逆,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医者需观其色,听其言,察其行,方能知其心结,解其症结。”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心若不滞,病自难侵,如《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心无挂碍,方得自在。”

原来祖父早已将《内经》与《金刚经》的道理融会贯通。董承合上纸,只觉得心里堵着的那块石头豁然开朗。他站起身,对苏伯深深一揖:“谢苏伯指点。”

苏伯笑着摆手:“快去干活吧,别真让王显抓着把柄。”

日头西斜时,最后一束阳光掠过晾晒药材的竹匾,将当归、黄芪的影子拉得老长。董承直起酸痛的腰,看着一排排干干净净、散发着清香的药材,忽然觉得,这些被精心清洗过的草药,仿佛也带着一股不屈的劲儿。小周累得趴在石桌上打盹,嘴角还挂着浅浅的笑意。

王医丞不知何时站在了院门口,身后跟着两个医官。他面无表情地走过竹匾,手指随意拂过几味药材,指尖干干净净。随行的医官想开口说些什么,被他用眼色制止了。

“还算像样。”王医丞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走,只是没人看见,他转身的瞬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这小子,倒真有股韧劲。

董承望着他的背影,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长安的樊笼,远比他想象的更坚固,但他手里有《内经》的医理,心里有《金刚经》的禅意,还有那些等着他救治的生命,这些,就是他打破樊笼的底气。

夜色渐浓,董承带着小周往住处走。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两个相依的影子。小周揉着眼睛问:“董大哥,明天我们还会被刁难吗?”

董承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道:“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该做的事。”他想起祖父的话,“莫困于长安樊笼”,或许这樊笼,本就是用来让人冲破的。

那么,王医丞接下来还会用什么手段针对董承?董承又将如何化解?“双经问渡”的故事才刚刚展开,且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