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清军制之改革方针

加上南明隆武朝立国之时,又大规模的将两淮之地的数百万百姓迁往了南方两广、海南之地!

如今我大清境内,最不缺的就是良田,

而我旗人,又不善于种地,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些无主良田,重新分配给这些65万降军,

如此,不仅可以稳定其军心,还能为国家种出粮食,增加税收!

原来的780万两军饷,抛去30万绿营兵的720万两军饷,

还剩下60万两,

而65万降军,抛去30万绿营兵,则还剩下35万降军,

可再从这35万降军之中,再选出精锐的10万大军,

以营为编制,黑色为旗,号黑旗军,

每月给军饷5钱银子,一年6两军饷,

10万黑旗军一年之军费,就是60万两!

如此,780万两的军饷刚好用完!

10万黑旗军,每人同样额外再给两亩良田,

如此,10万黑旗军士兵,一年的军饷,下来也是25两左右的收入!

这10万黑旗军,主要负责各地的治安,不用上前线,

平时还可做点别的营生,养活全家,当无太大问题!

且和30万绿营兵,25万八旗兵一样,为朝廷登记在册的正规军,还是世袭制,为铁饭碗!

一顿饱,和顿顿饱,到底哪个好,

士兵只要不傻,都会选择我大清的分田的世袭军制,

如此,那65万降军,将真正变为我大清可战之兵,可用之兵,

成为我大清王朝的受益人,底层的统治阶层 ,

和我大清站在一起,成为我大清王朝最稳固的根基!

而且10万黑旗兵,可作为30万绿营兵后备兵力的补充,

而30万绿营兵,则可作为二十五万八旗兵后备兵力的补充,

10万黑旗兵、30万绿营兵,同我大清二十五万八旗兵一样,皆为世袭制,可保证其忠诚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剩下的老弱病残的25万降兵,每人分给其两亩良田后,就可将他们变为地方乡勇!

乡勇为地方编制,可学习南明军制,乡勇不入我大清国家正规军编制,由各地地方长官负责,没有军饷,

但参加乡勇,可免除其全家徭役,且战场上的缴获,皆归其个人所有!

乡勇虽然不是职业军人,但每年农闲之时,也要参加各地组织的军事训练,

一旦黑旗兵,出现伤亡,且其家丁绝嗣之后,则从各地乡勇补充!

如此,我大清军制从上到下,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地方上,有10万世袭的黑旗军,领导25万乡勇,负责维护各地治安!

加上各地还有世袭的13万驻防八旗兵,领导世袭的30万绿营兵,驻防各地,

43万主力大军,加10万治安军,25万各地乡勇,共78万大军,足可以守护各地!

若地方出现叛乱,则由中央派出大员,率领京畿八旗大军,

再从30万各地绿营兵中,调兵,一同平乱,

如此,我朝军费没有增加,

既成功安定了65万降军之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