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竹地方政权,是元明时期由藏传佛教,白教帕竹噶举派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以朗氏家族为核心,以丹萨替寺为中心,统治西藏!
帕竹政权通过军事扩张,击败萨迦政权后,
于公元1354年,获元朝册封大司徒,正式确立了其统治西藏的政治地位。
与此同时,中原之地,
公元1367年,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后,
于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社稷于紫金之巅,建元洪武,立国大明!
之后,立刻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纲领,
派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明军,分两路推进,北伐中原,
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策略,避免孤军深入,
同时利用政治宣传瓦解北元民心,
先取山东、河南全境,切断元大都南部屏障;
之后沿运河北上,
于同年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使元顺帝北逃上都!
战后明朝将大都改称北平府,
设立北平六卫驻守,并以该城为基地,持续追剿北元残余势力至蒙古沙漠以南区域。
为巩固北部边疆,明军随即在燕山山脉修筑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
构建长城防御体系,后又扩展设立大宁、开平、东胜三卫,形成防线,
由此奠定了,明朝前期北方边防格局。
此防御布局,使北平成为明朝北方军事枢纽,
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前,累计驻军规模达北平六卫,兵力超过5万人,为后续永乐帝,北伐奠定了后勤保障基础,
也间接促成了永乐帝的靖难之役,夺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自己成为永乐大帝!
洪武二年至五年间,明军以北平为基地持续北伐,
西路军出居庸关,追击北元大军至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东路军经古北口,扫荡辽西地区!
中路军深入漠南草原,实施扫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