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曹操笑道:听闻太尉之子杨修机敏过人,不如让他与郑玄一辩高下。

杨彪愕然:犬子愚钝,岂是郑玄对手?况且他也......

曹操意味深长:太尉莫非要让令郎指摘陛下决断有误?

老谋深算!

杨彪暗自气闷。

清泉小筑外。

诸葛亮与庞统并肩而至。

工部的出现,引起了二人的注意。

二人所学驳杂,并未如其他士子般对工部石碑与檄文感到冒犯,反倒对工部尚书李牧颇感兴趣。

然而石碑已立数日,却始终未见李牧现身。

递上拜帖后,二人立于门前闲谈。

听闻清泉小筑乃许都最幽静之处,冬暖夏凉更胜皇宫,不知传言真假。

观清泉居士当日言行,确是个风雅之人。

诸葛亮打量着建筑外观,轻声感叹。

庞统接道:师弟以为,若清泉居士与郑玄辩论,孰胜孰负?

诸葛亮浅笑:师兄莫非想问,与郑玄辩论工部碑文是否违背圣贤之道?我倒不认为居士会做这等无聊事。

谈笑间,侍女退回拜帖。

居士不愿见我们?诸葛亮愕然。

二人受邀而来却遭拒,令他困惑不解。

庞统静待侍女解释。

侍女早已习以为常。

公子说:二位皆当世奇才,为何拜帖如此平庸?

平庸?二人相视诧异。

庞统问道:不知公子认为何种拜帖才算不凡?

侍女摇头:这便不知了。公子近日心烦,嫌许都太过喧闹。

二位备好新帖再来吧。说罢关门而去。

二人怔立良久。

诸葛亮摇头叹道:常言大才者性情古怪,但如居士这般,实属罕见。

庞统捻须轻笑:师弟方才说错了。这位居士,还真是个无聊之人。

诸葛亮恍然:师兄之意,居士不欲亲自与郑玄辩论,而是希望我等代劳?

庞统摊手:除此拜帖,还有何物能入居士法眼?

二人心思敏捷,稍加推敲便明其意。

按理说,我们该拂袖而去。庞统沉吟道。

诸葛亮微微颔首道:许都文士皆言,清泉居主人性情乖张,傲慢无礼。依亮之见,不如就此离去。

沉默半晌。

二人忽相视而笑。

少年诸葛亮意气风发:既来许都游学,若不见识郑玄先生风采,岂非虚度此行?

庞统眼中亦闪动光芒:荆楚之地久闻郑玄大名,今日若不一较高下,怎对得起襄阳父老?

清泉居内。

李牧听着侍女禀报,轻摇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