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相关章程亦随之公布。

此举一出,许都士林震动,朝堂之上三公九卿皆为之哗然!

工部意欲何为?区区工匠也配称?

云台有二十八将,工部便效仿二十八国士,分明是将工匠与开国功臣相提并论,岂有此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工匠博士与五经博士同列已是荒唐,如今工部竟敢与九卿并列!更喊出匠人即工人这等口号,换汤不换药!

速传工部尚书前来对质!

有辱斯文,成何体统!

郑玄先生正在许都,我等当联名请先生主持公道,务必拆除这僭越之碑!

朝堂之上,工部侍郎靳文如坐针毡。

百余位公卿的目光齐刷刷射向靳文。

靳文心中叫苦不迭:下官本是小小县丞,蒙恩擢升郡丞,又侥幸任职工部侍郎,何曾想过要直面这般阵仗!

尤其当九卿正官们发现与自己同列的竟是个小小侍郎时,个个面露愠色,心中暗骂不已。

陛下。

太尉杨彪出列奏道:

工部立碑之事已引发许都士人激烈反对,各地闻风而来的儒生,乃至大儒郑玄皆在声讨。臣以为,是否 工部尚书李牧入朝商议?

老谋深算的杨彪并未直接指责李牧,而是巧妙转换了说辞。

暗示并非朝堂反对,实乃士林怨声载道。

天子刘协陷入两难。

这工部石碑之事,本有天子亲自参与。

否则传国玉玺的印文,又岂能轻易铭刻其上?

李牧随曹操密会刘协,为这位少年天子勾勒了一幅宏伟蓝图。

秦皇横扫六合,一统山河,修筑长城震慑九州龙脉。

汉武挥师北伐,豪言寇可往,我亦可往。

光武中兴汉室,立下洛水誓言。

这些 名垂千古,相比之下其他君主黯然失色。

汉明帝自愧不如先贤,遂建云台阁,评定二十八将,同样流芳百世。

而刘协登基数载,既无治国功绩,又接连遭董卓、李傕、郭汜挟持,即便迁都许昌,仍难服天下士人之心。

既然如此,何不开创前所未有之伟业,成就当世传奇?

李牧描绘的宏图令刘协热血沸腾,彻夜难眠。

对十五六岁的少年,与其谈论权谋之术,不如畅想千秋功业。

受此激励,刘协立即参与工部的石碑与檄文商议。

太尉,工部尚书公务繁忙,由司空献策有何不可?刘协略显忐忑地望向曹操。

曹操朗声出列:陛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方有圣贤辈出。士人争议实乃好事,不妨静观其变。

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相视摇头。

事已至此,再看天子神情语气,显然已参与其中。

若再反对,岂非令陛下难堪?

若无他事,便退朝吧。刘协心虚不已,急于离开大殿。

群臣心知肚明,少年天子尚不擅掩饰情绪,所思所想皆形于色。

司空,放任许都士人非议,恐损陛下声誉。杨彪低声劝谏。

赵温附和:尤其大儒郑玄门生众多,能言善辩,总不能禁绝言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