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墓中人,田疆古冶子。
神力摧南山,威能裂地维。
忽遭谗言陷,双桃诛三士。
何人设此局?齐相晏婴计。
这突如其来的吟唱令四座皆惊,围观士子们纷纷侧目。
何处来的狂徒,竟在此吟丧曲!
韵律全无,粗鄙不堪!
正逢雅集,偏遇这等扫兴之人。
面对斥责,吟唱者恍若未闻,径自来到李牧面前执礼。
南阳草民诸葛亮,慕先生雅乐,特来拜会。
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故以狂歌相扰,望乞海涵。
这番言辞更激起众怒。
布衣之徒,也敢惊扰高士!
拜谒贤者岂有不递名帖之理?
以丧歌哗众取宠,果然粗鄙!
诸葛亮神色自若,眼中偶现轻蔑之色。
蔡文姬以目示意李牧,李牧摆手起身还礼。
此乃乐府古调,楚地相和歌。李牧轻摇折扇,梁甫吟本为葬曲,然卿所作已脱其窠臼。
借古讽今,咏齐景公听晏婴计,以二桃除三士旧事。
实为哀时之作,叹贤士枉死,如闻黄鸟悲鸣。
妙哉!
诸葛亮神色震动,再拜道:先生明鉴,亮心服口服!
周遭议论声渐息,有人喃喃:丧歌竟能如此作?
士无罪而诛,君子痛之。是我见识短了。
南阳平民诸葛亮,此人竟只是一介布衣?
小主,
可有人识得这位先生?许都何时出了这号人物?
莫非是新迁来的?近日许都名士云集,听闻连郑玄都到了。
肃静,且细听。
......
李牧合起折扇,语调忽转:但你扰了我的雅兴,不可不罚。琴、鼓、笛任选其一!
诸葛亮朗声笑道:先生所言极是,亮甘愿受罚!
蔡文姬见诸葛亮近前,起身让座。
诸葛亮目光触及席间古琴,眸中闪过讶色,脱口问道:此琴从何而来?
蔡文姬瞥向李牧,低语:乃家父亲手所制。
诸葛亮会意,如对至宝般谨慎落座。
良久。
他深吸一气,指尖拨动琴弦。
昆山玉碎凤凰鸣,芙蓉泣露香兰绽。
琴音令四座士子尽皆失色。
这...这南阳布衣竟有如此琴艺?
习琴廿载,不及此人十之一二。
是我眼拙了,此人绝非寻常布衣。
南阳诸葛亮,莫非是琅琊诸葛氏子弟?
倒是这位先生更令人称奇,怎知诸葛亮通晓琴艺?
今日得见,方知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