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欣然道:“曹爱卿但说无妨。”
曹操看向孔融:“令先祖曾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古时诸侯出行,必率文武随行。”
提及先祖孔子,孔融傲然答道:“确有此言,太史公亦曾记载。”
曹操再拜:“臣建议在许都城外颍水操练水军,打造战船,以兵威震慑袁术,迫其献玺!”
孔融闻言,惊讶地望向曹操。
本以为曹操是借机泄愤,谁知他竟上奏天子,要在颍川操练兵马。
孔融对孔子所言文事必有武备,武事必有文备深以为然。
若无武力支撑,纵使辩才无双,也难以说服他人。
譬如乞丐闯入皇宫,威胁刘协让位,否则便要起兵作乱,岂非荒唐可笑?
刘协虽不明其中深意,但觉曹操言之有理,遂道:朕不通兵事,便由司空全权处置。孔爱卿,此行切莫令朕失望!
孔融肃然应道:陛下放心,若不能寻回传国玉玺,臣绝不返朝!
好一招妙计!
众臣暗自惊叹。
孔融这是被算计了,还要感激曹操给予的机会。
刘协欣然道:孔爱卿忠心可嘉,朕明日于宫门设宴,为你饯行!
散朝后。
孔融寻到曹操,依旧神色倨傲:曹司空若能少些暴戾,多些仁德,倒也称得上治国良才。
言罢,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孔文举这是在向曹某致歉?曹操哑然失笑,这般孤高姿态,便是名士大儒的傲气么?
但很快,曹操便将孔融之事抛诸脑后。
战略目的已然达成。
若非孔融来许都搅局,曹操根本无暇在朝堂上玩弄权术。
群敌环伺,岂是争权夺利之时!
司徒府。
赵温将朝堂之事简要告知郭嘉。
他对这位青年才俊颇为赏识。
司徒明鉴,曹司空绝非心胸狭隘之人。郭嘉直言道,即便真要杀孔融,也不会用如此拙劣的借刀 之计。
依我之见,公报私仇不过是幌子,传国玉玺亦是障眼法。
曹司空真正意图,是要借机试探袁术反应!
颍川练兵,有无孔融都会进行。沿颍水直抵寿春,此乃用兵最佳路线。
封刘备为青州刺史,则是试探袁绍。
曹司空这步棋走得大胆,同时招惹袁氏兄弟,幕后执棋者真有掌控全局之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呵~值得期待!
赵温敏锐问道:奉孝所言执棋者,可是曹司空麾下谋士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