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尚书,京师内有令族弟史可程大人在,孤本应带你一同北上,兄弟相聚,共襄盛举。”
“然,江南财赋之地,乃我军命根,士林清议所系,联络调度,非卿之威望与才干不可。济宁与江南之纽带,孤只能托付于你。”
缓和语气,朱慈烺说道,“放心,史可程大人及其麾下义士,孤定安然无恙地带回来见你,待光复神京,你兄弟二人再把酒言欢。”
史可法感动万分,眼眶微湿,深深鞠躬:“殿下苦心,臣感激涕零,臣岂敢因私废公?殿下放心北上,济宁与江南之事,臣以性命担保,绝无差池,必使殿下无后顾之忧。”
“好。”朱慈烺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看向邱祖德:“邱抚台,届时京师一带,地方民政,百姓安抚,流民安置,士绅协调,皆离不开你。”
朱慈烺温和地说道,“届时,你携韩世奇随孤同行,任孔当、郑与侨等留济宁,辅佐尹希廉知州,安定地方,勿使生乱。”
“臣遵命。”邱祖德躬身领命。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回到主位,端起王之心奉上的茶水,仰头一饮而尽。
朱慈烺目光炯炯,环视堂下每一位核心臣僚。此刻,众人脸上的犹疑已尽数褪去,转而都满是炽热。
空气凝聚,充满山雨欲来的紧张。
“好。”朱慈烺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既然诸位同心,决议已定,便再无回头之路。接下来,便望诸位各司其职,精诚协作,不容有失!”
“臣等遵命,请殿下放心。”众人纷纷齐声回应。
所有指令下达完毕,朱慈烺缓缓走回主位,目光再次扫过众人。他的声音沉静下来,重重说道:
“诸位,此役,关乎国运,非比寻常。胜,则神京光复,天下震动,大明中兴有望。败,则万事皆休,你我或死无葬身之地。”
“然,孤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已竭尽所能,算无遗策,剩下的,便是仰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
朱慈烺猛地拿过放在一旁的雁翎刀,寒光一闪,直指舆图上的京师。
“自即日起,济宁进入战时状态,一切为北伐让路,望诸位牢记职责,奋勇向前,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待克复京师之日,孤必与诸位,痛饮于紫禁之巅。”
“臣等——”所有文臣武将,齐齐单膝跪地,甲胄铿锵,声音震撼:“谨遵殿下令旨,万死不辞,必胜!必胜!”
声浪滚滚,回荡在暮色渐沉的济宁城上空。
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惊天豪赌,已然掷下骰子。
历史的车轮,在此刻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猛地推向了一条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全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