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立刻整备,八万大军直扑京师

“记住,抵达后切勿贸然行动,白日隐蔽休整于山林村落,派出最精干的夜不收,化装成流民商贩,与通州码头锦衣卫暗桩取得联系。由其设法与东直门黄锭将军约定暗号、时间。”

想了想,朱慈烺盯着常延龄说道,“若时机成熟,也可提前行动,约定夜间由黄将军开启城门,放下吊桥后,你部迅速突入,直扑各门要隘,联合城内义士,控制京师九门及皇宫、武库、粮仓!”

“若事有不谐,或情况有变,切不可莽撞,立刻潜伏待命,燃放信号,等大军主力抵达再作计较。”

“末将明白,殿下算无遗策,末将定见机行事,绝不贪功冒进!”常延龄激动抱拳,已然跃跃欲试。

点点头,朱慈烺看向一旁的赵啸天,重重吩咐道:

“赵啸天,通州码头联络方式、暗号、接头地点、应急方案,你即刻与常侯爷、邓总兵详细对接,反复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末将领命,殿下放心,通州码头有我兴漕帮根基,锦衣卫亦有据点,人手充足,绝对可靠。即便一处被毁,亦有备用方案。”赵啸天信心满满地保证。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转向史可法、许文昌,以及一旁的鲁王朱以海:“鲁王,史尚书,许总兵。”

三人立刻躬身:“臣等在。”

“北伐大军之粮草、军械、饷银之后勤调度,沿运河源源北运之重任,以及与江南联络之事务,便托付给三位了。”

朱慈烺加重语气,说道,“济宁乃我军根本,北伐之基,不容有失,此任之重,关乎全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王朱以海似乎想说什么,脸上带着渴望:“殿下,臣……”他想了想,又没继续说下去。

朱慈烺抬手制止,语气恳切地说道:“鲁王,孤知道你想亲往收复京师之决心,然——”

拍了拍鲁王朱以海的肩膀,朱慈烺语重心长道,“然,留守济宁,统筹后方,看似不如前线冲杀显赫,却实乃我军命脉所系,如同人体之心腹。”

“千斤重担,非鲁王与史尚书、许总兵这等股肱之臣、朝廷柱石不能担当。有鲁王坐镇,犹如定海神针,孤方能心安,在前线放手厮杀。”

“此任,重于泰山!非至亲至信之人,孤又岂会托付。”

鲁王闻言,神情一肃,深深吸了一口气,深深一揖,郑重承诺:“臣,明白了!定与史尚书、许总兵竭尽全力,保障大军供给,稳固后方,联络江南。请殿下放心北上,济宁在,则后勤不绝!”

史可法与许文昌亦踏前一步,齐声道:“臣等必不负殿下重托,人在济宁在。”

许文昌语气自信,补充道:“殿下,八万大军及所需粮秣军资、骡马舟车,已详细核算,八百艘漕船足矣。新军将士多通水性,可轮番操舟,日夜兼程,绝无问题。”

“所需船只,臣可立即向潘、唐、孙等各家协调征调,他们早已翘首以盼,愿为殿下效力,人手船只皆可足用。其族中子弟,已有六百余人入职武备司及后勤各署,历练数月,皆堪任用,可保障调度顺畅。”

朱慈烺满意点头,最后走到史可法面前,双手用力握住他的手臂,目光诚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