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副县长们的感激,江秘书的面子必须给!

现在看来,是自己看走眼了。这个年轻人,哪里是秘书,分明是周国华藏在袖子里的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这个人情,我记下了。”王振将那份文件放下,身体重新靠回椅背,手指再次敲击桌面,只是这次的节奏,变得轻快而有力。“你,找个时间,去江科长那里坐坐,就说我说的,科技园那边的材料,请他有空多指点。”

小张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领导的意思。这不是真的要去请教材料,这是在递话,在表达善意。

“好的,领导,我马上去办。”

……

与此同时,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李建国的办公室里,气氛则要轻松许多。

李建国是个从乡镇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干部,皮肤黝黑,手上还有些老茧。他不像王振那样锋芒毕露,但胜在根基扎实,行事稳健。

对于下周二的活动,他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固然重要,但和王振那个投资上亿的高新科技园比起来,声势上终究是弱了一头。他已经做好了周书记不会来的心理准备。

当秘书把县委办的新方案拿给他时,他着实愣了好一会儿。

“集中视察?把我们和王县长的项目串一起了?”李建国拿着方案,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这敢情好!这敢情好啊!”他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手心手背都是肉,书记怎么可能只顾工业,忘了我们农业这个根本!”

他的秘书笑着说:“领导,您看这个安排,把咱们的示范点放在中间,这叫‘承上启下’,体现了咱们农业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压舱石啊。”

“哈哈,你小子会说话。”李建国心情大好,他当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这个方案,让他避免了和王振正面竞争的尴尬,还实实在在地得了好处。书记和所有常委都来,他这个示范点,一下子就成了全县的标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事儿,办得漂亮。谁想出来的点子?”李建国问道。

“听说是书记的新秘书,江澈。”

“江澈……”李建国咂摸着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是不是以前在青龙镇干过的那个年轻人?”

“对,就是他。去年防汛的时候,还立过功。”

“哦——”李建国想起来了,那个在孙大海嘴里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年轻人。当时他还觉得孙大海言过其实,现在看来,是自己眼光窄了。

“会办事,会做人。”李建国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这个人,以后要多走动。咱们农业口,就需要这种懂大局、会协调的笔杆子帮忙说话。”

……

县政府另一间办公室里,副县长赵琳正端着一杯花茶,听着秘书的汇报。

作为县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赵琳的心思比谁都细腻。她分管的文旅,是近两年的新风口,势头很猛,但也最容易被看作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