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蛛丝马迹,从旧报纸里发现的疑点!

他现在的身份,县委书记秘书,是他最大的护身符,也是最好用的工具。他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翻阅那些陈年的故纸堆。

有了。

江澈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电脑屏幕上。他打开一个空白文档,郑重其下地敲下了标题——《关于梳理我县八零后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情况的初步构想》。

周书记新来乍到,熟悉和掌握县里的干部队伍,是头等大事。他这个秘书,提前为领导分忧,准备一份“潜力股”名单,再正常不过。

这份名单,将是他调查的“马其诺防线”。他可以把王志强,以及所有与他相关的人,都作为“研究案例”,放进这份名单的附件里。

谁会怀疑一个勤勤恳恳为新书记服务的秘书,会对一个二十年前就已经离开安平县的“老干部”抱有别样的目的呢?

计划已定,江澈不再迟疑。他没有选择在人事系统里直接搜索王志强,那太蠢了,就像在黑夜里点燃一个火把,告诉所有人“我在这里”。

他打开了县委办的内部资料库,那里连接着县档案馆的电子索引。他要找的,是当年的报纸。

油墨和纸张,是不会说谎的时间证人。

他将时间范围设定在1998年到2002年,搜索的关键词只有一个——王志强。

很快,屏幕上跳出了一长串的搜索结果,大多是《安平日报》的报道。

江澈点开了第一条。

时间是1998年初,一篇关于全县乡镇企业改革的报道,王志强作为青龙镇的副镇长,在文章的末尾被提了一句,说他“思路活,干劲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正常的履历点缀。

江澈耐着性子,一条一条地往下看。

【1998年11月,《我县成功破获一起重大贪污挪用救灾款案》】

这篇报道江澈已经看过,里面没有提王志强的名字,主角是林国栋。

【1999年2月,《青龙镇新班子展现新气象,全力推进xx扶贫项目》】

这篇报道的配图,是王志强站在一处工地上,意气风发地指点着什么。文章盛赞新上任的王镇长,如何临危受命,扭转了项目停滞不前的局面。

江澈的嘴角扯出一抹冷意。林国栋刚倒下不到三个月,王志强就成了“临危受命”的英雄。这“危”,来得可真是时候。

他继续往下翻。

【1999年12月,《年终盘点:xx扶贫项目成我县年度明星工程》】

【2000年5月,《王志强同志荣获市级“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1年8月,《王志强同志升任安平县县长助理》】

【2002年3月,……】

一篇篇报道看下来,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官员晋升史。王志强的每一步都踩得又稳又准,履历光鲜得找不出一丝瑕疵。他就像一个完美的演员,在安平县这个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能臣”大戏。

江澈关掉最后一个页面,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动。

【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每一篇报道的每一个字。他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按照时间线重新排列、组合。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浮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