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云袖到来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3209 字 10天前

苏云袖闻言,眼眸一亮,当即放下筷子,神色认真地说道:“林大哥,我虽不才,但于诗文典籍、考据整理之事上,自问还算有些心得,自幼便博闻强记。若蒙不弃,明日我便开始重新梳理这些文献,或许能从中发现被忽略的细节。”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而且,我们江南商会在南璃也有些人手和情报网络,我可以立刻传讯,让他们全力搜集所有与白水、灵朔乃至古老地名、传说相关的信息,无论看似多么荒诞不经。多一条路子,总能多一分希望。”

林青阳没想到她刚来就如此主动且有力地提出帮助,心中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苏姑娘,你初来乍到,舟车劳顿,我们还未曾好好为你接风洗尘,怎好意思立马就让你为我的事情奔波劳碌?”

苏云袖温柔地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林青阳,随即又特别转向一旁的沈孤雁,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谛:“林大哥此言差矣。能帮上忙,云袖心里是欢喜的,总比无所事事要好。更何况……”

她微微垂眸,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与谦逊:“沈姐姐和伯父伯母不嫌云袖冒昧,允我入住家中,待我如此亲切温暖,云袖心中感激不尽,正不知如何报答。如今能略尽绵力,实在是求之不得,还请林大哥和沈姐姐万勿推辞。”

这一番话,既明确表达了对林青阳的关心与倾力相助,又无比郑重地表达了对沈孤雁这位女主人的尊重与感激,姿态放得极低,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沈孤雁看着她,心中原本可能存在的那一丝丝微妙的芥蒂,也在对方如此坦诚而谦卑的态度下,消散了大半。她微笑着对林青阳道:“夫君,云袖妹妹既有此心,又是一番好意,更兼才华过人,你便答应了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林青阳见妻子也如此说,便不再推辞,郑重向苏云袖道谢:“既然如此,那就有劳苏姑娘了。”

晚餐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众人又在大厅饮茶,闲聊了片刻,主要是林母关切地询问苏云袖这些年的生活,苏云袖皆得体应答,既不刻意诉苦,也不炫耀成就,分寸拿捏得极好。直到月上中天,众人才各自回房休息。

回到房中,林青阳看着正在卸下钗环的沈孤雁,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孤雁,今日……云袖她……你可还习惯?若你心中有何不适,定要告诉我。”

沈孤雁透过铜镜,看到夫君脸上那带着小心的关切,不由莞尔一笑。她转过身,拉住林青阳的手,语气平和而坦然:“夫君,你多虑了。我看云袖妹妹极好,知书达理,性情温婉,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待人真诚。她初来乍到,能如此快地想着帮忙,我心里是感激的,并无任何不适。”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流露出属于武道高人的那份锐气与期待:“不过,夫君,明日你便要出城沿河探查了吧?静坐三日查阅文献,实非我所长。我骨子里,终究是那个喜欢动刀剑、惯于行走四方的武者。此番寻踪,我想与你同去。多个人,也多双眼睛,彼此有个照应。”

林青阳看着妻子眼中熟悉的光彩,心中一动。他略作思忖,沈孤雁如今已是武道大宗师,实力强悍,等闲危险根本近不了身。此番沿河探查,主要是依靠灵觉感应,并非与人搏杀,危险系数不高。能与妻子再度携手同行,仿佛回到当年游历江湖的岁月,亦是他心中所愿。

“好!”他握住沈孤雁的手,笑容舒展开来,“我们一同去。说起来,我们确实许久未曾一同外出走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孤雁见他答应,眼中笑意更深。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许多共同的回忆涌上心头,那些携手闯荡、风雨同路的过往,是维系他们深厚情感的重要纽带。他们又低声聊了些当年的趣事,房中充满了温馨怀旧的气氛。良久,烛火熄灭,二人相拥而眠,气息渐渐平稳悠长。

然而,仅一墙之隔的客房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苏云袖遣退了侍女,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卸去了白日里精致从容的妆容,镜中映出一张清丽却带着复杂心事的脸庞。白日里的镇定自若、应对得体,此刻全然消失不见。

激动、羞涩、欢喜、忐忑……种种情绪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她的心扉。多年夙愿,期盼了那么久,能与青梅竹马的“林大哥”朝夕相对,这份得偿所愿的喜悦,几乎要满溢出来。

但与此同时,林家上下,尤其是沈孤雁那真诚的接纳、毫不设防的友善与大度,像一股暖流,熨帖着她,却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内心深处那一丝作为“后来者”的不安与愧疚。沈孤雁越是对她好,她这份愧疚感便越是清晰。

“沈姐姐……伯父伯母……”她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他们待我如此之好,我……我绝不能有负这份善意。”

她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明日,定要竭尽全力,帮助林大哥和沈姐姐找到那灵泉的线索!无论如何,我都要证明,我的到来,并非只是增添麻烦,而是真正能有所帮助。”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潮起伏,久久无法入眠。重逢的甜蜜与内心的波澜交织,让这个夜晚,对她而言,显得格外漫长。

月色如水,静静笼罩着流水居。一边是林青阳与沈孤雁安稳沉静的睡眠,另一边是苏云袖辗转难眠的激动与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