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云袖到来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3209 字 10天前

就在林母笑着走出厨房,招呼大家准备开饭之际,一阵轻柔而规律的敲门声响起。

离门口最近的林青阳上前打开门,下一刻,他不禁微微怔住。

只见门外,苏云袖正俏生生地立在那里。她身着一袭淡雅的水绿色衣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外罩一件月白色的软绸披风,青丝如瀑,仅用一支简单的玉簪挽住部分,余下柔顺地垂在肩后。她的容貌,完美融合了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秀丽,肌肤白皙,眼眸如水,但眉宇间那份因常年执掌庞大商会事务而历练出的从容与大气,又让她摆脱了单纯的柔媚,显得仪态万方,光彩照人。

“林大哥。”苏云袖见到林青阳,唇角自然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微微敛衽一礼。声音软糯,却又不失清越。

林青阳这才回过神来,侧身让开:“苏……姑娘?你来了,快请进。” 他心中有些意外,没想到她来得如此之快。

苏云袖步入院中,先是向闻声看过来的林父林母盈盈拜下:“云袖见过伯父、伯母。” 姿态优雅,礼节周全。

“哎呀,是云袖来了!”林母一见是她,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尤其是看到苏云袖那与自己同源的水乡气质,更是倍感亲切,连忙上前虚扶,“快别多礼了,一路辛苦,正好赶上晚饭,快进来一起用些。”

这时,沈孤雁也闻声从书房走了出来。

苏云袖立刻转向她,笑容愈发真诚,再次行礼:“沈姐姐。”

沈孤雁微笑着迎上前,拉住她的手:“云袖妹妹不必客气,一路劳顿,快坐下歇歇。”

苏云袖却轻轻摆手,示意身后跟着的随从将几个精致的礼盒奉上。她亲自接过,一一分派:“仓促来访,备了些薄礼,聊表心意,望伯父伯母、林大哥、沈姐姐莫要嫌弃。”

送给林父的,是一方雕工古拙、质地温润的歙砚;送给林母的,是一幅栩栩如生、针脚细密的双面苏绣屏风小样;送给林青阳的,则是一册看似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的古籍手抄本,封面上是《山川异闻录》五个古朴的字。

最后,她捧过一个狭长的紫檀木盒,郑重地递到沈孤雁面前,柔声道:“听闻沈姐姐精于剑术,云袖特意托人从中原寻来一位隐退的能工巧匠,打造了这柄‘秋水’,剑质轻灵,锋锐内蕴,望姐姐喜欢。”

沈孤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惊喜。她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只见一柄长剑静静躺在柔软的丝绒上,剑鞘样式古朴,并无过多装饰,但入手微沉,抽出半截剑身,寒光如水,隐隐有清吟之声。她本就是习剑之人,一眼便看出此剑绝非凡品,不仅用料考究,锻造技艺更是登峰造极,正合她如今大宗师的修为使用,远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珠宝首饰更得她心。

“云袖妹妹,这……太贵重了,也太费心了。”沈孤雁抬头,看向苏云袖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真切的动容。这份礼物,足见对方是真正花了心思了解她、尊重她的。

苏云袖嫣然一笑:“姐姐喜欢就好。”

这份恰到好处、投其所好的心意,让林家众人对苏云袖的印象更佳。林母更是拉着她的手,亲热地引她入席。

晚餐的气氛,因苏云袖的到来而显得格外融洽。席间,林父自然地问起林青阳:“青阳,你们这几日忙忙碌碌,可是在寻那泉眼有了进展?”

林青阳放下筷子,无奈地笑了笑,带着几分夸张的语气道:“爹,您快别提了。您儿子我这三天,几乎把白溪城乃至周边几百里有点年头的书都翻了一遍,看得是头昏眼花,结果呢?线索半点也无!这滋味,简直比小时候在桑青城老宅,被那位古板的先生强行留下来,对着那些之乎者也补习功课还要难受几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这话本是随口抱怨,意在形容查阅文献的枯燥与无果。然而,“桑青城老宅”、“补习功课”这几个字眼,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林父林母脸上都露出了怀念的笑容,显然是想起了儿子幼时的趣事。而坐在林青阳斜对面的苏云袖,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向林青阳,那双如水明眸中,瞬间涌入了极其复杂的情感——有对遥远时光的深切怀念,有对那段作为“林燕儿”寄居林家、与眼前之人朝夕相处的青梅竹马岁月的无尽追忆,那目光柔软得仿佛能沁出水来。

林青阳恰好捕捉到了她这一闪而逝的神情,心中不由得微微一颤。眼前的苏云袖,容颜较之记忆中那个模糊的、总是安静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燕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得不可方物。但这一刻,透过这双眼睛,他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小女孩的影子。一种混合着熟悉与陌生、怜惜与欣赏的微妙情愫,悄然在他心底滋生,让他对苏云袖的感觉,变得有些不同起来。

苏云袖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她敏锐地抓住了林青阳话语中的关键,立刻接口道:“林大哥,你方才说,是在寻找一处古老泉眼的文献线索?”

“正是。”林青阳收敛心神,将情况简单说了说,依旧隐去了修仙界的部分,只说是受白松老先生所托,寻找一处对拯救家族至关重要的古泉,名为灵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