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光伏能量

乔治愣了愣,突然拍了下大腿:“我怎么没想到!我试过铜片,但从没特意做过氧化膜!”他一把抓住青林的胳膊,力道大得惊人,“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留下来帮我吧!”

就这样,青林在乔治的木屋里住了下来。他给自己编了个身份,说自己是个来自东方的流浪学者,懂些物理知识。乔治对此深信不疑,每天都把最好的那块腊肉分给青林,自己啃硬邦邦的黑面包。

他们的工作从拆旧铜器开始。乔治翻出了家里所有不用的铜锅、铜盆,青林则负责用砂纸把铜片打磨得光亮如新。然后他们生起炉子,把铜片放在火上烤,看着铜表面慢慢变成黑色的氧化层。

“温度很重要。”青林一边盯着铜片,一边对乔治说,“太热了,氧化层会太厚,电流过不去;太凉了,氧化层又不导电。得刚好让铜和氧结合成一层薄薄的半导体。”

“半导体?”乔治念叨着这个陌生的词,“这东西跟金属不一样?”

“对,它有时候导电,有时候不导电,就像个开关。”青林尽量用简单的话解释,“阳光照在上面,就能把开关打开,让电子跑起来,形成电流。”

乔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里的好奇更浓了。他开始跟着青林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学用放大镜观察氧化层的颜色,甚至学着在笔记本上画下每次实验的数据。

小主,

第一个氧化铜电池做出来那天,阳光特别好。青林把铜片用导线连在一个小小的电流表上,然后把它放在屋外的木板上。

“能行吗?”乔治紧张地搓着手,手心全是汗。

青林没说话,只是屏住呼吸看着电流表。指针先是微微动了一下,然后慢慢向右偏,最后停在了一个小小的刻度上。

“动了!它动了!”乔治激动地喊了起来,声音都在发抖,“比硒片强多了!”

青林也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个电池的效率大概在1.5%左右,虽然不高,但已经是乔治之前实验的两倍多。

可问题很快就来了。没过几天,氧化层就开始剥落,电池的电流越来越弱。乔治急得直挠头,把坏了的铜片翻来覆去地看。

“是湿度的问题。”青林看着木屋外的苔藓,“这里太潮湿了,氧化层被水汽泡坏了。我们得给它加个保护层。”

他们试着用蜂蜡涂在铜片上,结果电流几乎消失了——蜂蜡挡住了阳光。又试过用薄玻璃罩住电池,这次电流保住了,但玻璃反射了不少光,效率反而降了。

“得找种既能透光又能防潮的东西。”青林坐在门槛上,看着远处的湖面发呆。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突然想起了实验室里的防反射涂层。

“乔治,你能弄到硝酸银吗?”

“硝酸银?那是做照片用的吧?”乔治想了想,“镇上的照相馆或许有。我明天去问问。”

第二天傍晚,乔治真的带回了一小瓶硝酸银,还有一瓶氨水。“跟老板磨了半天,他才肯卖给我。这东西可贵了。”

青林把硝酸银和氨水混合在一起,又加了点葡萄糖溶液,慢慢搅拌着。溶液渐渐变成了透明的银氨溶液。

“这是在做什么?”乔治凑过来,好奇地问。

“做镜子。”青林笑了笑,“不过是很薄很薄的镜子,薄到能透光。”

他把清洗干净的玻璃片放进溶液里,慢慢加热。过了一会儿,玻璃表面渐渐附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薄膜,薄得像蝉翼,既能反射一部分光,又能让大部分光透过去。

“把这个贴在电池上面,”青林小心地拿起镀了银的玻璃,“银膜能把原本会被反射掉的光再反射回电池里,让氧化层吸收更多阳光。而且玻璃能挡住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