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奏疏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更让人不安的是,不久后京城开始流传一句谶语:“将军面涅,天下易帜。”
一日退朝后,仁宗特意留下狄青。
“狄爱卿,”皇帝语气温和,“近来朝中颇多议论,爱卿可有所闻?”
狄青跪奏:“臣蒙陛下不次拔擢,常怀战兢。若陛下觉得臣不宜居此位,臣愿即刻请辞。”
仁宗沉吟片刻:“爱卿多虑了。只是...外面那些传言...”
“臣脸上的刺字,是陛下所赐,臣不敢以为耻,亦不敢以为荣。若陛下觉得碍眼,臣愿终生佩戴面具。”
这番回答让仁宗无言以对。
然而,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
这年秋天,狄府发生了一件怪事。养了多年的看门老犬,额头上忽然长出两个硬块,形似犄角。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京城。
“狄家畜异,主刀兵!”
“这是天兆,狄青要反!”
流言越传越盛。某日,文彦博竟然亲自带着太医来到狄府。
“听闻狄枢密府上犬生异相,”文彦博笑容可掬,“特请太医来看看,莫不是染了什么疫病?”
狄青面色平静,亲自引路到犬舍。那只老犬安静地趴在那里,额上的硬块确实形似犄角。
太医仔细检查后,回禀道:“此乃年老生骨疣,并非什么异相。”
文彦博讪讪告退。待他们离去后,老仆狄福愤愤不平:“这些人分明是来找茬的!”
狄青抚摸着老犬,苦笑一声:“昔在西北战场,求一犬守夜不可得;今居庙堂,畜角亦成罪。”
是夜,他独自在书房对烛独坐。案上摊开着范仲淹生前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位极人臣,当知进退。功高震主,古之常理。”
他取出那个珍藏的锦囊,百枚铜钱叮当作响。这声音让他想起昆仑关的月夜,想起那些与他同生共死的将士。
“将军何不辞官归隐?”魏氏不知何时来到身后。
狄青摇头:“此时请辞,反显得心虚。我狄青行事光明磊落,何惧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