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竹林七贤之二:铁骨绝响唯嵇康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824 字 15天前

嵇康年表(公元223年-262/263年)

一、 曹魏时期:早年与成长(223-239年)

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 于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

家世:祖先本姓奚,原籍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为避怨迁至铚县,因铚有嵇山,故改姓嵇。其父嵇昭,官至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但在嵇康幼年早逝。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年) 在兄长嵇喜的抚养下成长。

天赋初显:史载其“幼有奇才”,“学不师授,博洽多闻”。无需老师教导,便能博览群书,学识广博。这一时期,他广泛涉猎了儒家、道家等各家经典。

魏明帝青龙年间(233-237年)在博览群书后,思想逐渐倾向于道家,“长好老庄”,形成了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雏形。

二、 正始年间:婚姻与隐居(240-249年)

魏齐王曹芳正始元年(240年)迁居至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

正始四年(243年) 娶曹操之子沛穆王曹林的孙女(或说女儿)长乐亭主为妻。因皇室姻亲关系,被授予“中散大夫”一职。这是一个闲散的顾问官职,故后人称其为“嵇中散”。

正始五年至九年(244-248年)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名士,共聚山阳,畅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纵情山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文人团体——“竹林七贤”。嵇康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成为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

锻铁洛邑:常在洛阳郊外的大树下锻铁,以此自娱并维持生计。此举亦被视为对世俗礼法的一种超然姿态。

着《养生论》:与向秀就养生问题展开辩论,系统阐述其“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养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