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最后的通牒已经下达。

只要拿下盛兴堡,无论天阳城最终落入谁手,他魏若白都能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青石堡外,鹰扬军大营。

段渊率领的四万大军已经抵达,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将小小的青石堡围得水泄不通。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赵兴和蒙乾再次来到堡下。

“冯洋将军!”蒙乾运足中气,向城头喊道,“我鹰扬军大帅有令,此乃最后一次劝降!天时已变,望将军莫要自误,为麾下两万弟兄的性命着想!若再执迷不悟,我身后四万大军,顷刻间便能将青石堡夷为平地!届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城头上,守将冯洋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杀气腾腾的鹰扬军,又回头望了望堡内面有菜色的士兵。

三年来,他们靠着鹰扬军“默许”的零星补给和堡内有限的存粮苦苦支撑,早已是强弩之末。

如今,最后的通牒已经下达。

是战?是降?

冯洋的手,紧紧握住了冰凉的墙砖。

赵兴在城下,眯着眼望着青石堡墙头那道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看不清冯洋脸上的细微表情,但他能感觉到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挣扎和沉重。

同为东牟出身,他太了解冯洋此刻的心境了——忠义二字,像两座大山压在身上,喘不过气。

他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声音穿透清晨微凉的空气,清晰地传上城头:“冯洋!你我都是东牟人!当日我赵兴,带着兄弟们从东牟一路逃到鹰扬军地盘,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给兄弟们挣一条活路!那时候国内一堆人骂我赵兴不忠,但活下来的兄弟,他们家中的老小,都念着我赵兴的好!”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今天,你在这里点头,不是为了你自己贪生怕死!是为了你身后这两万还能喘气的兄弟!是为了他们家里可能还在盼着儿子、丈夫、父亲回去的爹娘妻儿!你这是担着道义在做决定!没人会怪你,要怪,也只怪这该死的世道!”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城头许多东牟军官的心上,不少人低下了头,眼眶发热。

蒙乾适时地接上话,他的声音没有赵兴那种同乡的情谊,却带着鹰扬军行人司特有的冷硬和不容置疑:“冯将军!我家大帅军令已下,今日若不降,我军即刻强攻!你以为,你这青石堡,还能挡我四万虎狼之师几次冲锋?”

他目光如刀,扫过城头每一个能看见的守军面孔,一字一顿,杀气凛然:“你们,没有任何胜算。结果只有一个——青石堡破,城内所有人,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四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冯洋的耳中,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身后这两万跟着他苦熬了三年的兄弟,真的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全部变成冰冷的尸体。

蒙乾没有吓唬他,鹰扬军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决心。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艰难地从蒙乾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移到赵兴带着复杂期盼的脸上,喉咙干涩地滚动了一下,终于嘶哑地开口:“赵将军,蒙大人……要我冯洋投降,可以。”

城下所有人精神一振。

冯洋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但是,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蒙乾毫不犹豫:“冯将军请讲!”

“第一!”冯洋伸出一根手指,“今日青石堡内,所有东牟籍将士、民夫,鹰扬军不得杀害,不得虐待!必须保证他们人身安全!”

“可以!”蒙乾点头。

“第二!”冯洋伸出第二根手指,“对于不愿加入鹰扬军者,你们需发放路费,并派人安全护送至东海关,不得阻拦刁难!”

“此条亦无问题!”蒙乾再次应允。

冯洋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异常坚定,伸出第三根手指:“第三!对于愿意投降鹰扬军的东牟将士,不能打乱我们原有编制!并且,他们……不得被要求参与未来对东牟国的任何战事!”

这第三条,是他作为东牟将领,最后的坚持和底线。

蒙乾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朗声道:“冯将军,前两条,我蒙乾现在就可代表大帅答应你!但这第三条……关于编制,大帅早有明示,投降兵马需按我鹰扬军制进行整编,原有官兵可酌情保留基层军官,原千户官、百户官可视情况继续统领部分旧部,但整体必须拆分至各卫,此乃定制,不容更改!”

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至于不参与对故国作战一事……大帅体恤人情,早有考虑。可允诺,短期内不会强行要求你部与东牟军正面交锋。但若未来局势有变,或东牟主动来犯,则另当别论。冯将军,这已是底线!”

冯洋沉默了。

他听懂了蒙乾话里的意思。

保留部分军官和骨干已经是鹰扬军最大的让步,完全保留编制不可能。而不对故国作战,也只是一个“短期”的承诺。

但这,似乎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

他站在城头,能感受到身后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背上,那目光里有期盼,有茫然,也有听天由命的麻木。